枣庄临沂打造"全域"和"万家" 领跑山东乡村游
2013-06-21 17:29:11 来源:齐鲁晚报
-
近日,枣庄提出了要全域发展乡村旅游,临沂市也制定了五年时间创建万户“好客沂蒙人家”的目标,充分表现出了大力发展乡村乐游的决心和信心。怎样做到“全域”和“万家”?怎样让繁星闪耀星空?15日,山东省旅游局先后前往两地进行调研,枣庄临沂怎样寻求突破,为全省树立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
发展乡村旅游咱有基础
枣庄曾经是一座资源型城市,跟着发展思路的调整,如今它变成了以旅游而名闻天下的城市。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台儿庄古城的修建,枣庄二日游的推广,以及多个高铁站“寻梦台儿庄”的醒目宣传,想不出名都难。
目前,枣庄市共有A级景区33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8家、3A景区14家。2012年,接待国内游客1357.1万人次,增长18.7%;旅游综合收入95.8亿元,增长25.7%;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34%,高于二产投资增幅19.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3.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首位。枣庄实现了由旅游输出地向输入地的转变,在全国创造了“枣庄实践”模式,改变了我省“东热西冷”的旅游发展格局。
“如果把乡村旅游比作繁星,我觉得枣庄有了让它们闪耀的基础。”枣庄市副市长霍媛媛表示,截至2012年底枣庄共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处、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2处、省旅游强乡镇16个、省旅游特色村19个、省好客人家农家乐44家,以民俗文化、乡村体验、赏花采摘、购物美食为内涵的乡村旅游初步形成,乡村旅游在推动枣庄市旅游业发展、拉动社会消费、促进农民增收、保护乡村生态、传承民间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色老区临沂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也是有着多年的基础,处于我省经典旅游产品——“山水圣人线”和“黄金海岸线”的夹缝地带,临沂整合特有的旅游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沂蒙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树立了自己的个性。
近年来,临沂已经把乡村旅游最为县域经济的突破口来抓,形成了亮点频出的县域乡村旅游开发局面,先后创造出“沂水现象”、“沂南速度”、“竹泉模式”等经验。结合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省市级旅游强乡镇、特色村、农业旅游示范点、星级农家乐,推出了一批乡村旅游的发展典型。
资源、模式都具推广价值
在枣庄、临沂两地,既能看到以农民家庭为主体,通过自主经营、联户经营等多种形式发展的乡村旅游,也有整合土地、生产工具、管理技术以及房屋等生产要素,组建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景区带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乡村旅游模式遍地开花。
滕州滨湖镇依靠微山湖湿地资源,在旅游小镇的打造上下了一番功夫,高标准实施了总规划面积840亩的乡村旅游湿地渔家项目,注册成立了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镇上先后涌现出湿地渔家、兴湖渔村、盖村休闲垂钓渔业基地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湿地渔家成功创建为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上一篇:29种原因可致高考录取退档
下一篇:枣庄入围省西部隆起带 定位为经济转型提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