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枣庄养老是个事儿

2013-06-13 18:02:24   来源:枣庄晚报   

      采访中,陈培中始终认为,孩子缺钱了,向家长要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也就意味着,在他的潜意识里就默认了“被啃老”的事实和纵容孩子的“拿来主义”。和陈培中一样,如今不少老年人成为了“被啃族”中的一员,儿女没结婚的,老人要出生活费,每天还要为儿女的事情操碎心;儿女结了婚成了家的,或者有了孩子的,老人不仅要帮忙照看孩子,还要从自己的养老金中拿生活费。
      从事心理研究工作的马医生说,一些年轻人习惯了父母一味的“施舍”,缺少了奋斗的精神。缺了钱,就向父母要,父母成了孩子的“取款机”,久而久之,孩子往往会发展成一种病态的依赖。马医生在此提醒一些习惯“被啃老”的父母,孩子成年后,要适当地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学会自立,少让儿女依赖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

      无人理:独自卧床十余载

      当下有那么一些老年人,年轻时为了城市的建设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身心的劳累与环境的不利使得他们老后疾病缠身,生活无法自理。
      家住山亭区的周永昌老人便是其中一例,周老今年七十有五,年轻的时候是一名矿井工人。可能是经常在井下工作的原因,周老的腿一到刮风下雨就格外得疼。“好在那时还比较年轻,疼疼就过去了。”周老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老的身体状况也跟着每况愈下。
      1992年周老在体检时被查出患有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型矽肺,每天早上是周老最难受的时候,因为他要忍受一波又一波的剧烈咳嗽所带来的痛苦。10年后的一天中午,正在吃午饭的周老突然浑身抽搐,不能说话了。送往医院后医生告诉他的家人,周老得的是急性脑血栓,幸好抢救及时,才保住了命,可是周老却从此落下了半身瘫痪的残疾。
    疾病的折磨已使老人感到痛苦万分,然而令老人更加难以忍受的是亲情的淡漠。
      据介绍,老人的老伴早在十几年前就去世了,只留下了3个已经成了家的儿子。“大儿子在外做生意,除了每年过年的时候回来看看我以外,其余时间他从没有来过;二儿子也在矿上上班,来看的次数倒是比大儿子多,但是每次来了问问我的情况后,没有10分钟就会离开;三儿子则在外打工,平时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周老伤心地说。
      周老自偏瘫后10年间一直是躺在床上,由于生活不能自理,很多事情他都不能独自完成。儿女都以自己忙为借口而拒绝履行为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幸好周围好心的邻居会来我这帮我的忙,给我洗衣做饭,不然我根本活不到今天。”周老说。

      优待老人,政府也出力

      日前,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我市自2012年元旦起实施的《枣庄市优待老年人规定》中提高了养老补贴标准。分别对百岁及以上老人发放的长寿津贴做出适当调高,并向80-100岁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一定的高龄补贴。
      对于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老年人、无固定收入的贫困老人、优抚对象中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空巢失能的老年人和9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如果本人有申请,所在的乡镇(街道)要免费提供短期托养、日间照料以及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购等居家养老服务。
      同时,老年人可优先享受贫困救助、医疗救助、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等社会救助,并逐步实施医疗惠老,对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老年人,减免个人缴费。进一步扩大优待项目和范围,将老年人免费乘车年限由70岁降低到65岁,城区内所有无人售票公交车及快速公交车(BRT),对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60-64岁老年人实行半价优惠。在全市范围内,对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推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居民可以享受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以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上一篇:枣庄市长张术平来山亭区检查督导三夏生产
下一篇:薛城区领导干部会议召开 吴磊任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