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枣庄养老是个事儿

2013-06-13 18:02:24   来源:枣庄晚报   
      我国自1999年步入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阶段以来,养老问题越来越凸显。据了解,早在四五年前,枣城也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如今的枣城,老年人人口数已占到了人口总数的14.2%,与此同时,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日益成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留家里:祖孙三代齐欢聚

      今年76岁的姜爱菊老人,早年丧夫,一个人辛辛苦苦把两个儿女抚养成人,儿子娶了媳妇,女儿嫁了夫家,孙子、孙女也相继呱呱落地,老人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为了有个好的前程,5年前,老人的儿子来到市中区做起了小本生意,并靠着这“本小利薄”的生意赚了点钱,在开元花园买了套三室二厅的房子,为了让母亲安享晚年,儿子就把母亲从乡下接到了城里住。
      “母亲年纪大了,腿脚又不灵便,一般她都会待在家里。”姜爱菊老人的儿子姜先生说,“为了不让母亲无聊,我特意从花卉市场买了几盆花,放在阳台上,让她闲暇的时候浇浇花、剪剪枝。她也喜欢看电视,我们不在家的时候,看电视就成了她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偶尔,母亲还能研究出一两个新颖又好吃的菜品来,每天晚上回家,看到母亲脸上的笑容,我这做儿子的就感觉很幸福。”
      为了让母亲有个更快乐的晚年,姜先生和妹妹每周都会带着孩子在家聚上一聚,这已经成了他们家多年来的惯例。“每周一次的聚会,就和过年一样,看着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的,孙子、孙女也都一天天长大了,大家说说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儿,我真是看在眼里,美在心里。”姜爱菊老人说起自己的晚年生活,笑得合不拢嘴。

      走出去:夕阳红余热不减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一曲《夕阳红》不仅唱出了广大老年人的心声,也与家住薛城区富田小区的马瑞兰的老年生活十分吻合。今年已近古稀的马瑞兰女士身体很健康,走起路来一路小跑还不喘。
      问起最大的爱好,马瑞兰说,外出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一直是她心中的梦想。“十年前,老伴走后,孩子们也都成家了,突然之间,感觉心里空荡荡的,不知该做什么好。”回想起那段时光,马女士依然能感受到自己当时的迷茫,“后来有一天,小儿子来看我时,非要用他的单反照相机给我照张相,照完相后我觉得单反照相机很有意思,便向儿子学习。后来,我用退休金买了一部单反相机,经常这儿拍点那儿拍点,慢慢地就喜欢上了摄影。”
      马瑞兰表示,年轻时的她就一直想走出家乡,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可是那时她忙于生计,也无暇去多想,“这一耽搁就是几十年,不过在8年前我终于圆了出去走走的梦。”
      8年的时光里,她先后走遍了鲁、湘、浙、豫、京、沪等省市的多处景点,就连东北三省“黑吉辽”也留下了她的足迹。每次外出旅游,马瑞兰都要带上心爱的单反相机。“相机可以捕捉每个美丽的瞬间,也可以记录我出游的足迹。”马瑞兰认为,外出旅游即可以增加见闻,丰富阅历,也可以锻炼身体,更给她带来了一个温馨又从容的老年生活。

      被啃老:老人成了孩子的“取款机”

      65岁的陈培中老人是市中区人,一辈子兢兢业业的,他有一个宝贝儿子,如今儿子已过“而立之年”,但却是无学历、无工作、无媳妇、更无孩子的“四无青年”,整天只会躲在家里上网打游戏。
      “我家孩子是中专毕业,他毕业那会儿,中专生找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陈培中说,“可是这孩子却总是眼高手低,不是工作看不上他,就是他看不上工作,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地耽误了几年,像样的工作没找到,孩子反倒是‘破罐子破摔’,没钱了就问我们要,我们多说他两句,他还会发脾气。”

上一篇:枣庄市长张术平来山亭区检查督导三夏生产
下一篇:薛城区领导干部会议召开 吴磊任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