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树生态理念 建幸福枣庄

2013-04-27 09:51:18   来源:国际在线   

      生态优先 促进城市转型
      2009年,枣庄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东部地区唯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试点城市。枣庄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规划了“三大战役”:一是加速工业转型振兴,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枣庄历史形成的重化工业比较多,污染严重,通过转型使传统工业提升、优化,同时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展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型产业;二是以文化旅游助推城市转型,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以台儿庄古城的修复和建设为龙头,带动和促进文化旅游也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每年新增就业10万人左右,其中80%得益于服务业的带动,从产业结构上稀释了能耗比重。三是以棚户区改造为突破口,加快新型城镇化,解决“民生怎么保”的问题。枣庄棚户区及旧城改造面积占了全省的近一半。枣庄市把棚改既作为民生工程,更作为发展工程。棚改完成后,30万居民将陆续住上新房。这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解决城乡一体化、消除二元结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善环境 建设幸福枣庄
      近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打造“富庶之乡”、“宜居城市”、“文化名城”、“活力高地”、“安康家园”为指标的“幸福新枣庄”。张局长表示,作为生态枣庄建设的牵头单位,枣庄按照“巩固治水、突出治气、统筹农村”的工作思路,全力做好各项相关工作,并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巩固治水,枣庄地处南水北调工程沿线,为保证一泓清水进北京和保障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枣庄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治污,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以 “防、治、用、保、管”为主要抓手的一整套流域治污模式,枣庄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一直位居山东省前列,境内7条主要河流全部恢复了鱼类生长河流生物已恢复到最好时期的70-80%。二是突出治气,枣庄在“治气”方面重在调结构、抓管理、搞绿化,打响“组合拳”。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对涉气企业加强管理,积极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2015年前,森林覆盖率达到36%。三是统筹农村,城乡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环境,农村普遍存在脏、乱、差等现象。为了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枣庄市高度重视,开展了100多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试点,探索形成的“村民自治、物业托管、管理长效”的农村环保“玉泉模式”得到了环保部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目前,农村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采访最后,张局长向记者说到,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今后,枣庄将以生态枣庄建设为主线,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山东”、“美丽枣庄”。

      【鲁南明珠·山东枣庄】
      枣庄位于山东南部,不仅历史文化悠久,名人荟萃,而且山水秀丽、风光优美、名胜众多,有“鲁南明珠”的美誉。枣庄生态资源丰富,特别是“五最”尤为值得一提:我国最大最美的国家级湖泊类湿地——微山湖湿地、华夏最长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最负盛名的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十二万亩“冠世榴园”、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台儿庄古城。

上一篇:预防禽流感,细节入手、小事做起
下一篇:枣庄薛城助学贷款突破9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