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山亭区巾帼风采掠影

2013-03-11 09:34:42   来源:枣庄日报   
      在山亭区有这样一群妇女,她们以平凡诠释着“最美”,用淳朴书写着大爱,用“自尊、自立、自强”展现着巾帼风采:她们中有的是在平凡岗位上奋战一线的女工人;有的是思想开阔创业创富的女个体户;有的是敬老爱幼、倡导孝善清风的典范。
      城市美容师——张祥敏
      闲暇时摆弄个花草什么的,是陶冶情操、享受生活,而一年到头待在广场、绿化带里忙着施肥松土、整枝修型、栽培苗木等,那更多的则是一种辛劳与坚守。
    山亭区园林工人张祥敏就是这样的坚守者。
      “去年为圆满完成城市绿化任务,我顶着烈日每天要走上两个来回,在两个多月的施工中,只回了一趟家,连孩子发高烧住院都是母亲在照顾,”正是凭着这股干劲,她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绿化任务。
      城市绿化的各项工作十分繁重和艰辛,场地平整、给水排水、清废回填、土壤改良、挖坑施肥等是绿化建设的前期准备,她总是紧盯现场,从苗木验收、施工作业到后期的养护等不能一一枚举。“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平凡的,但我觉得工作是快乐的充实的,看到山亭一天天美起来,我是打心眼里高兴。”张祥敏笑着说。
    张祥敏近20年一直奉献在园林工作一线,撒播绿萌,逐渐成长为绿化专业业务的带头人,多次被表彰为先进个人。
      巧手编出美好生活——李金燕
      一条条白柳在她手中上下飞舞,左拐右拧,不一会儿一个造型精美的柳编工艺品——花篮就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凫城镇白庄村笔者见到了她——“龙海枸柳工艺加工基地”创始人李金燕。竹篮、花瓶、衣篓、宠物窝、婴儿篮、茶几等一个个精致大方的家居生活用品让人眼花缭乱。一群手工编织的巧手妇女们,正在李金燕的带领下忙碌着。
      李金燕曾在外地一家编织厂打工。2011年,怀着满腔热情,带着打工挣来的资金和学到的技术回到了家乡,创办了加工基地。“就是想带领附近村庄的妇女姐妹靠发展编制工艺品来致富。”李金燕说:“她们中间有年轻需要照顾孩子的妈妈、有老当益壮的奶奶辈,2年间,手工编制队伍已从十来人发展到如今的七八十人……”
    为提高产品质量,李金燕多次到临沂、义乌等地拜师学艺,经过不断的努力,她掌握了一整套编制工艺品技术,成了行家里手。“现在,生产手工艺品共140余种款式,远销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李金燕边忙活边介绍。
      孝敬老人的好媳妇——程敏
      家住水泉镇棠棣峪村,七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偏瘫多年婆婆的39岁的程敏,谱写了一曲充满人间真情的孝亲敬老歌。
      程敏刚结婚时,家里只有三间破瓦房,还有一笔陈年债,经过数年奋斗,日子稍微好过些,但厄运不期而至,婆婆突然得了中风,生活不能自理。面对这样的家境,程敏没有抱怨和逃避,而是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担。
      她说:“除了要照顾公公、婆婆,还要照顾孩子。有时婆婆上厕所,俺扛不起来,被难为得直掉眼泪,平常,俺也会头痛脑热,但总在心里告诉自己:千万不能倒下,一定要挺住,否则,这个家就完了”。
      七年来,程敏毫无怨言地为卧床不起的婆婆端屎端尿、洗澡擦身。对她的付出,哥哥、嫂子最是清楚:“我这弟媳妇确实好,自从进了我们家门,就一心一意地撑着这个家。伺候有年纪的,还要管孩子,从没怨言。”
      程敏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用自己那颗善良的心,诠释了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百孝敬为先”的传统美德。

上一篇:台儿庄餐饮:科学配餐 厉行节约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