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国资委管好资本进出就好 别管国企的闲事
2013-12-12 10:03:22 来源:新浪财经
我曾经在广东调研的时候,一个企业主向我诉苦,他说我企业当初是我跟我三个儿子一起干,我们从几百万做到几千万,做到上亿,这是父亲跟儿子四个人一起干出来了。之后老二死了,老二的几个小孩儿就到企业来,就要求把他们应该有的股退还,他说我们不想搞企业,我们想搞别的,把我们该得的钱给我们,他从来没有过界定产权,对每个人的股份也没有一个界定。不好办了,怎么处理呢?接着老大跟老三的儿子说,我们也出过力,我们当时也应该把我们的股退出来,我们不退出来的话,你们告诉我们里面有多少股。
这样企业就乱了,我刚好在调研,他参加我们的座谈会,然后就跟我说这番话。问我怎么办?没有别的办法,当机立断,从现在开始请理产权,每人该得多少得多少,这样才行,越后拖越问题越大。所以产权要清楚,规模大了以后,规模制,家长制不行,因为什么?因为家长有经验,经验可能是财富,也可能是包袱。你不能够专看这样的问题,所以说应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必须清晰。很多企业后来涉及到各种纠纷麻烦当中去了,跑到我这里来谈,我说我不研究这些具体问题,但是你当初产权是不是清晰?如果产权不清晰,挂靠在一个单位,或者有当时的原因,当时有当时的惯例,当时有当时的潜规则,这些后来都没有考虑过,那出问题是必然的。所以,也就这么办,所以说这就是民营企业的转型。
这一次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有一个新的突破,是什么呢?就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个在理论上讲打破了过去非公有即私有,这样一个二分法当中出了一个混合所有制经济。而且决定中还提到了,国有企业要能够向混合所有制方向发展,其中包括他的领域敞开,门槛儿降低,民营经济准入,同时也欢迎民营企业参股,这就是走向混合所有制经济。民营经济也提出了,要鼓励民营企业,控股混合所有制经济,你也可以组建,你也可以控股,鼓励你。这对民营企业的鼓励是很大的。
还提到,企业员工持股,这就是将来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之一。这个里面有几个观念问题要讲清楚。一个问题,资本力量的大小,不在于资本存量的多少,而在于利用这些资本存量,能够控制多少资本,假定一千亿资本,百分之百都是国有的,那就是控制是一千亿,50%能够控股,控制的是两千亿,其他控股是分散的,一千亿控股四千亿,这是资本的壮大,而不是资本的削弱,所以这个观念一定要搞清楚。
另一个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是,就是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创造财富。物质资本就是投资转化为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这个就是物质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的投入,就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有高管人员、职工,包括职员,一般的工人,他们的知识、技能、经验、智慧都投入到生产和管理当中去,他们是人类资本的投入者。那就出现问题了,既然财富是物质资本投入者和人类资本投入者共同创造的,那么为什么利润要归物质资本投入者所有,人类资本的投入只能够从成本中的工资部分取得自己的报酬,不合理。
既然这两个共同创造的,你这样做合理吗?所以出现了共享经济,共享经济实际上就是分享利润的问题,那有什么办法吗?已经行之有效,包括在国内,包括在其他地方,第一是股权激励制度,股权激励制度无非分两个,一个功劳,一个苦劳。譬如说,有重大贡献的,做出成就的,就应该根据一定的规则给股权的奖励,这是论功劳。论苦劳,在本企业工资,工人从进厂起,连续工作若干年,你就可以得到一笔奖励,奖励股权,这就是股权激励制度。另外,在工厂规定的一定程序,比如说有的在一进厂就留出一部分让企业职工可以购买,或者用期权的办法购买,给你买多少股,你自己选一个日期,一定时间内你认为股价最合适,你自己钱也准备好的时候,这时候可以实现你的期权。还有一种是平均分配制度,有各种各样的,在增资扩股的时候有。这样混合所有制经济对我们好处是大的。无论是国企、民企都要走混合所有制的道路,这样三种形式就出来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三分天下。
这个对企业都是有好处的,但是需要研究的问题由此产生,所以经济学界任务是很重的,既然中央提出了这样一种做法,可以职工持股,那就要看了,有些问题需要经济学家认真的讨论。首先要总结为什么在1991年以后,当时有些企业实行了员工股,但是后来又陆陆续续取消了呢?为什么会取消了呢?一定有管理不完善的地方,还有一些问题,凭什么来发产权激励制度?你得有一个组织,还是由董事会决定,还是由自己的专家委员会机构决定呢?不能人家感到是不公平的,我应该有,为什么我没有,或者我多了,他少了,人家也感到不行。所以第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假定是普遍可以购买,是一开始建厂就购买,还是以后每当扩资,扩股的时候,有人可以买呢?买了以后,能不能转让出去呢?买了以后他在股市中应该退回呢?还钱呢?还是可以带走呢?
假定他犯了错误被开除了,是不是连股也收回来,还是付点钱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经验是下面创造的,经济学家要下去深入调研。20年来我们所经历过的职工持股的现象做一番整理,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出来,所以我们的任务是很重的。最后我们要想一想混合所有制建立了以后,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