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托底“稳增长”发改委上报方案
2013-07-20 16:00:12 来源:经济观察报
这些略显枯燥但呈现明显落差的数据,成为外界判断李克强对中国经济采取刺激措施的关键指标。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李克强对中国经济坚定的管理风格一次次令市场预期落空。这也让外界更清晰地知晓了李克强放弃短期的不合理增长,而着眼长远改革红利释放的决心。
转折点在7月9号出现。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李克强用“两个底限、一个上限”,首次明确了他对中国短期经济下滑的容忍区间:即宏观调控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
现在到了检验李克强对存在诸多矛盾和不确定性的中国经济微调的时刻。工信部官员说,“实体经济整体趋势目前仍处在下滑通道,下半年还将延续。虽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但是的确不容乐观,一些指标已经守不住下限了,需要政策的适度引导。”
7月17日,李克强召开了由国务院各相关部委召开的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据悉,在这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拿出了一份关于下半年调控措施的方案。
这份报告的内容将决定中国下半年经济政策调控主要措施,这也是李克强面对中国经济不断下滑态势出手干预的第一份政策草案。
7月18日,国家发改委官员对经济观察报说,“7月17日分析会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根据此前各相关部门意见的汇总,首先不是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重点还在确保年初既定政策连续性,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的局部突出问题进行政策干预引导。”
据透露,国家发改委在向李克强汇报的方案中提出,在保证既定货币规模情况下,进一步引导信贷支持实体。对不同行业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其中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以及吸引就业较大的服务业将获得更充裕的货币和相关政策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在7月16日的座谈会上,邀请了中国节能集团董事长王小康参加。王小康建议,激活节能环保产业市场,增强财政投入有效性。
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的工业制造业,将按照淘汰落后、存量调整的原则,严禁对新上项目提供新增信贷。不过,产业升级技改、行产能重组和淘汰的企业和项目,将获得定向的并购贷款支持。此外,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投资和融资需求,也将得到政策的支持。
国家发改委对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态度也出现变化,据本报了解,国家发改委今后对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支持将从此前的城市“铁公基”领域,逐步向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倾斜。
这是目前所知的决策层为中国经济短期“托底”的政策储备。但国家发改委的官员说,这些政策也不会在短期内密集释放,因为要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
部委动作
国家发改委向李克强提出的政策建议与此前的调研有关。目前,国家发改委部署的一项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目前仍在进行当中,据称,此次调研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前期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此后制定产业政策导向和产业调整政策提供依据。
从6月底至7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几位副主任穆虹、杜鹰、连维良、徐宪平先后带领经济运行局、产业司、就业司、财金司等部门赴各地调研。国家发改委的官员说,“这些调研不仅听地方政府部门的意见,还重点了解了地方实体企业的困难。这能让对实体经济的调控更有针对性。”
上一篇:省部级贪官多与开发商有关联
下一篇:习近平冒雨考察武汉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