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里土陶
2012-12-11 16:14:42 来源:枣庄晚报
-
6月26日,记者走进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伏里土陶的传承人甘志友的工作室。工作室不大,就是家院子里的一间小屋,但是里面满满当当的,完全是泥土的世界,地上是做了一半的泥坯子、模具,墙上是各种各样的土陶作品,复古的、现代的,实用的、抽象的样样都有。甘志友介绍着他的作品,每拿起一件都是那么的爱不释手,从他的一言一行中能够感受到他对土陶的热爱。
六千年的伏里土陶
甘志友和记者讲起伏里土陶的历史,非常的清晰。
枣庄市的伏里村,相传是三皇五帝之一伏羲的故里,因而得名。这里土陶艺术源远流长,具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型制、浓郁的汉代风韵、南北朝的特点,明清时期,这里又有吸收其他艺术之长处的印痕”。伏里土陶以自己独特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凸线花纹饰缀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质朴地显示着中华民族四五千年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明显的时代特征,被专家誉为“地面上流传至今的珍贵稀有土陶文物”。
据村中大汶口文化遗址、汉、唐、明清墓葬发掘,该村土陶生产史有六千年。1982年冬,发掘的39个品种共600件土陶艺术品晋京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山东省1982年民间工艺美术品展览会,三天之内,抢购一空,轰动国内外高层学术界,作品流入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被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日本玩具博物馆、日本人型玩具学会收藏,被喻为山东土陶艺术品种当中独系发展起来的稀有艺术品种,是流传于地面的稀有土陶文物。其中作品“大站狮”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首次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铜奖。主持伏里土陶艺术恢复发展的甘志友,也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