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枣庄指南 > 正文

桃木雕刻

2012-12-01 10:49:10   来源:鲁南在线   
       近日,当记者在滕州市鲍沟镇后鞋村村长的带领下来到陈学武老人的家里时,陈大爷正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忙活着。小院里一把刻刀,一个自制的小木桌,一个用木棍、麻布搭成的简陋的棚子,陈学武老人就在这里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艺术——桃木雕刻。

      5分钟不到雕刻好一把小剑

      众所周知,桃木雕刻的原材料就是桃木,后鞋村村长告诉记者,村里的桃木质量就很好,而且就在附近,所以陈大爷雕刻用的桃木片只需找木匠把伐好的桃木破开即可。随后陈大爷向记者和村民们展示了他的雕刻工具,一把简单的刻刀,记者一眼看出那特殊的雕刻工具是个镰刀头,用布缠起一端作把手。还有一个锯用来把桃木切成小块,一块砂纸用来打磨,以及一个简单的自制小木桌。陈大爷告诉记者,他每天的任务除了接送孙子上下学,就是坐在小木桌旁雕刻,刚开始雕刻一套作品需要挺长的时间,慢慢熟练以后,一套仅需要几十分钟,一天能刻上十几套。
      “从正式开始每天雕刻桃木到现在,差不多五年了。”陈学武老人说道,“现在年纪大了,除了在家带孩子,平时就靠刻点东西打发时间,后来偶尔拿到集市上去卖,发现真有不少人感兴趣。主要是纯手工的东西,又不贵,大人孩子都喜欢。”据了解,陈大爷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建筑队里干活,每天都很辛苦。虽然一直喜欢雕刻,但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六十多岁退休之后,他就偶尔刻点东西给孙子当玩具,也没打算拿出去卖,也是偶然的机会拿到集市上,又正巧被徐站长发现了。当记者问他有没有打算收徒弟时,陈大爷笑着说:“只要愿意学都能学会,年轻人谁愿意干这个,都出去打工赚钱了。只要有人来学,我就教他。”
      后来,村民们要求陈大爷现场刻一个让记者看看,他二话没说就拿起刻刀。尽管身边围着许多村民,陈大爷还是专注地雕刻着,一刀一刀,完全不受身边吵闹声的影响。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一把简单的小剑就刻好了。令人诧异的是,老人家虽然年岁已大,但毫寸的距离和用刀的力度把握得相当好,可见熟练程度非同一般。

      雕刻桃木最初只为给小孩佩戴

      据了解,鲍沟镇后鞋村陈学武的桃木雕刻手艺是最近才被发现的,是正在申报中的非遗项目。不久前,陈大爷把自己雕刻的剑、刀、长枪和狼牙棒等八个小物件穿成一串拿到集市上去卖,很多人都对这做工精细又便宜的“艺术品”充满兴趣。鲍沟镇文化站徐站长告诉记者:“陈学武老人卖的小物件都是自己一刀一刀刻出来的,全手工制作,所以才更有价值,更值得发扬光大。”
      当记者向陈大爷问到有关桃木雕刻的问题时,他起身从屋子里拿出了自己刻好的大小不一的作品向我们介绍。这其中最显眼的是一根龙头拐杖,虽然没有高级工艺品的栩栩如生,但是作为一件民间工艺品,雕工精细的龙头和足有十九节长的杖身还是让记者和在场的村民感到不可思议。除了这根拐杖,记者还看到了尺寸不一的刀剑等小的作品。据陈大爷介绍,这些有的是准备拿去集市上卖的,有的是顾客定做的,“顾客要几寸的,我就能刻几寸的。上次赶会时,小王庄的人在我这儿预订了几个尺寸大一点的刀枪剑,他们说是搬迁的时候用的。”
      陈大爷今年已是七十岁高龄,他从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桃木雕,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起初是因为母亲年纪大视力不好,于是就让他刻些桃木的刀剑枪给家里的小孩子戴在身上辟邪。“小孩戴单不戴双,这是村里的习俗。”陈大爷边说边向我们展示他的作品,“其实我也没有特意去学,自己闲着没事干就在家刻刻,主要也是自己喜欢。偶尔去集市上卖,也不值钱。”原来,八个约三四公分的桃木作品穿成一串,只需要三五块钱。所以很多大人都买去给小孩戴在身上辟邪,或者当作玩具。有时候,老人家会把自己刻的刀剑系在腰上出门,走在路上也会有人相中,想要出钱买。“上次出去喝粥,有个小孩看见了我腰上的桃木雕,非得问他爷爷要,他爷爷没办法,就过来跟我商量能不能卖给他。”说到这儿,陈学武老人的脸上堆满了笑容,自己的手艺得到认可毕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热心老人受到乡亲“追捧”

      在采访的过程中,陈大爷一直面带微笑,对记者的到来也十分欢迎。前来观看的村民站满老人的家门口,男女老少纷纷赞扬陈大爷聪明而且多才多艺,在记者问问题时,村民们更是和老人开起了玩笑。让记者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年迈的老人,竟然被众多村民喜爱着。
      当被问到除了雕刻还有什么其他爱好时,陈大爷笑着说,“没了。”可是身边的村民们却向记者“爆料”说:“他还会拉二胡吹笛子呢!”这话一出,引得老人家和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虽然没有让他表演二胡和笛子,但在他的言谈中仍然能感觉到,眼前这位淳朴的老人有着对生活浓厚的热情,也正是如此,他的生活才更加多姿多彩。
      王安石的《元日》里有这么一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辟邪的桃木板。民间有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的习俗。村里的人也告诉记者,每到逢年过节,大人总是喜欢给孩子买些用桃木制成的东西来辟邪。正是因为那一句“新桃换旧符”,村民们每年总是会向陈大爷讨些桃木玩意儿。
      整个采访过程一直充满着欢声笑语,虽然陈学武老人由于年纪大的缘故,偶尔会听不清记者的问题,但身边的村民会用淳朴的方言大声向他解释,陈大爷也会不厌其烦地向记者一遍一遍回答。乐观淳朴的老人仍然把雕刻当作自己的爱好,仍然想要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一份价值,当他的作品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可时,那种欢欣也许只有他自己懂得。

上一篇:新人踩红席
下一篇:古青砖上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