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枣庄指南 > 正文

鲍沟“地窖”柳编

2012-12-01 10:41:42   来源:枣庄晚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崖柳编就是用白柳条编制的簸箕、箢箕、筐子等生活用品或器具,俗称条货。据村里的老人说,现在河崖村的柳编技艺是在过去的基础上,经过河崖村十代人的勤劳和智慧发展而成。滕州市鲍沟镇河崖村58岁的“柳编巧匠”李玉米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地窖,编筐人的“水帘洞”

      刚走进李家小院,除了四周堆满的白柳条外,一个长宽不超过90公分的洞口格外引人注意。透过洞口盖着的纱窗向下看,洞深约2米,还歪歪扭扭的有几个台阶。“这个地窖是我们的地下工作室。做柳编需要在阴湿、避光、不透风的地窖进行,做出来的筐才结实、易编、有光泽。”李玉米向记者介绍说。
      随后,记者跟随李师傅夫妇进入地窖,大约1.6米高,6平米的大地窖里堆满了做柳编用的各种工具,虽然是白天,但地窖里光线微弱,隐隐约约地看到地上还有几十根柳条和一个尚未完成的筐。“我俩都习惯在地窖里摸黑干活了,”说着,李师傅熟练地打开了电灯,镰刀头、拨锤子、筐圈、箢箕、模子量棍、采板、手锤、草锥、镰头、木头锤、方锥、槽锥、绳锤等数种编簸箕工具,被他们分门别类地放在随手可以摸到的地方。“从有我家这间房开始,这个地窖就一直存在着,也有几十年了。以前,家家都是土窖,俗称“地窝子”,上面用玉米秫秸一搭就成了。而现在,河崖人编柳筐都是利用楼下的地下室。现在条件好了,地窖里也可以放风扇、也能放电视,舒服多了。”李玉米笑着说。
      说话功夫,李玉米蹲踩在已编织了大半的簸箕面上,左手掰起坚韧的洁白柳条,拿着绳锤的右手飞快地缠绕,显得极为灵巧。“编簸箕时人不能坐着,必须蹲着,要不然编不紧而且不均匀。”李师傅的妻子说,“我们四季都在地窖里做活,冬天呆的时间长,大约10个小时,夏天天热,呆的时间短些,一天平均也要呆七八个小时,都得蹲着。”

      “我的柳编几十年不坏”

      参观完“车间”,记者被李师傅夫妇热情地请进客厅,这里俨然是一个小小的展览厅,各种各样的柳编艺术品层层摞在一起。李玉米拿着一个个成品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这是簸篮,分大、中、小号,作晃元宵、罗面用的;这个是筐子,种类很多,按个头分大、中小,按形状分方形、圆形、多边形等。像编这一个小筐,要2个多小时,我算比较熟练的,一天也只能编5个。”随后,记者又看到了他们的其他柳编品,有斗、箢子、簸箕、箱、安全帽等。“我们这些柳编品的制作材料都是柳条干,买来后要先放在水里浸泡,使条子柔软,不易折断。泡条子有讲究,春秋天也就一个多小时,夏天时间短些,半个小时就够了;而在冬天要相应的长些,大约要两个小时左右。这些东西都是对人体无害,全部绿色产品,绝对干净安全。我编的柳筐只要不常在水里泡,在毒太阳下晒,保证能用几十年。”李师傅自信地说。
      据悉,河崖村地处鲍沟镇东南部,村西紧邻104国道,原是一个柳条编制专业村。河崖村建村有近五百年历史。他们的祖先从山西洪洞搬来滕州,先落脚在界河镇的白庄。据河崖村现已86岁的老人李庆杭老人说,李氏人搬到河崖已有十四世,会柳编技艺是从第四世开始的,至今已有十世。72岁的李井州说,先人是从河西沛县的八里屯学来的,回来后又融入了当时的习俗和风格,故现在河崖村的柳编技艺是在过去的基础上,经过河崖村十代人的勤劳和智慧,现已发展成拥有斗、筐、箢箕、簸箕、安全帽等六大门类近百个品种。

      传承缺后人,技术需创新

      “这几年柳编不挣钱了,出去打工一天就能挣百儿八十的,比编筐子挣得钱多,况且编篮子费事,要功夫,天天要蹲在地窖里,年轻人会编的也不愿意干这活。”说起传承,李师傅担心地说,“只要年轻人愿干我就愿教,免费。”
      以前河崖村干柳编的有200多户,现在虽说还有70多户,但多是老年人在坚守,青黄不接,虽然现在还有市场,但就怕以后年轻人不学,让这门手艺失传了。现在,村里编柳筐算是小有规模,希望村里能组织一批柳编能人学习一些新花样,争取创新,让柳编发展越来越好,让柳编焕发新的生机。

上一篇:齐村炻陶
下一篇:新人踩红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