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枣庄景点 > 正文

贞修庵遗址

2012-10-22 10:34:25   来源:鲁南在线   
       贞修庵在天柱山,位于峄城南偏东十五里。古人写道:白山诸峰屏其前,仙坛诸山拱其后,承水自北来,绕其左麓而南流。山虽小而秀,四周峭绝,嶙峋苍翠,平地崛起,卓立若笋,屹然独处,不与群峰为伍,因而被世人誉为“峄县之望山也”。
      最初,走进这座古老的庵堂,使我们吃惊的是在已经倒塌的庵堂遗址上竟然有几根石雕龙柱,柱高约4米,直径40厘米左右,柱上方为两只凤凰,展翅欲飞,奔向初升的太阳;下面为二龙戏珠,似云生风从,吞云吐雾,一派生气,工艺精湛,雕刻手法纯熟,保存的也比较完整。
      龙凤的纹样在古代一般作为皇室专用,在北京故宫中,到处可见龙凤的雕刻,它是古代皇权的象征,但故宫中龙凤的雕刻应用于石柱上的却很少见,除华表外,几乎没有石雕龙柱了。但在山东曲阜的孔庙中却大量地使用了龙纹的石柱。特别是大成殿,共使用了28根雕龙石柱,孔庙的石雕龙柱每柱两龙对翔,盘绕升腾,中间刻有宝珠,四周盘绕云雾和火焰,造型优美生动,龙姿栩栩如生。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由于孔子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所以在他的庙宇中使用龙凤图案的石柱就不足为怪了。除曲阜的孔庙外,国内其他省市的孔庙中,也有使用石雕龙柱的,贞修庵的龙柱与孔庙龙柱相比较,在造型和图案的样式布局上极其相似。
      在乾隆26年重修的《峄县志》中有黄图昌于崇祯六年所写的《创建贞修庵记》,文中道出了贞修庵的创建过程:明万历至天启年间,天柱山村中有一孔姓员外,因为乐善好施,人称孔善人。孔善人仅有一女,天姿聪慧,貌美绝伦。到了该出嫁的年龄时,孔善人为其择偶,但孔女矢志不嫁,决意出家为尼,取法号“性训”。在天柱山下,“构茅庵以居,自焚修梵呗,外督农课耕,蚤夜力作,以所积赢余为诸木石瓦墁之费。”经多年先后建成大殿三楹,配殿、千佛阁、门楼、鼓楼、钟楼等。
      既然是孔家之女始建的贞修庵,那么孔家就有特权使用龙纹石柱。所以“性训”请来石匠为其雕刻了四根龙柱。这四根龙柱与孔庙大成殿的龙柱十分相似,可见当年的石匠曾到过孔庙观摩,或者有人提供了孔庙龙柱的图案,亦或者孔女及其父孔善人对孔庙的龙柱有深刻的印象。在天柱山村里,很多老人都坚持说“性训”就是孔子的第某世女,其中还有人认为在曲阜孔庙可以为贞修庵溯源,认为孔庙当年对贞修庵的修建是有记载的。记者也没有找到确切的资料证实其龙柱为何与孔庙龙柱基本一致,以上仅提出几点猜测,以待学家考究。但这里的龙柱不同于孔庙龙柱的是,这些龙柱位于大殿内部并且顶架着穿梁的木料,这种使用石质龙柱在庙堂内部托架木梁的用法,在古代庙宇建筑中是非常少见的,这座大殿一直保存到1990年,1990年的一场大火之后,才使它变为今天的模样。
      大殿的两旁原是钟楼和鼓楼,现存大殿西边的为钟楼,鼓楼已经不复存在,钟楼内原有一口重达两千余斤的铸铁钟,敲击的声音可以传数十里,钟楼和鼓楼的中间道路两旁,原来立有两块石碑,为顺治祟祯两位皇帝亲笔题写,下有石龟托扶,顶部雕龙中刻圣旨二字,现在只能看到石龟等残段,过去雄伟壮观、雕梁画栋的贞修庵今天仅存这些残垣断壁,不禁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挽惜。这些残垣断壁见证了几百年来人世的沧桑变迁,而这里立着的几根龙柱也为鲁南大地留下了不解的谜团。

上一篇:枣庄古老的大宅院
下一篇:天柱山麓贞修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