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枣庄景点 > 正文

峄县城与坛山道士

2012-10-19 16:41:23   来源:鲁南在线   
       峄县城池,是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降州为县时始建。峄城城址位于西汉时期承县遗址的承水东岸;在金元时期的峄州遗址南端。
      峄县城初建时为一面光的土围子城垣;成化二年(公元1487年),由知县毛凤鸣整建为石头城;后经许承芳、李孔曦、王济踵、王希曾及江德容、马希曾、胡从礼等几任县官沿相加固增修,而逐步完善,形成了城池的规模。峄县城城墙高一丈五尺,厚度一丈,其内外壁面皆为长条块石料砌垒,中间填以夯土毛石以及白灰、麻刀、沙子等杂料浇制混凝,形成浑然一体的建筑结构。四面城墙皆置城门,北门名为近圣门,是因为曲阜孔子、邹城孟子和“兰陵令”荀子公署俱在其北方,故而得近圣之名;东门名为兴贤门,意思是朝迎日出,贤达人才与日俱兴,民间称之为喜门,是城里人家嫁娶及民间庆典活动的祥瑞之门;南门名为望仙门,具有向阳祭祀及送葬升仙的文化涵义,又叫做葛峄门,因面向葛峄山(天柱山)而得名;西门名为迎恩门,是恭迎皇帝诏令,接见朝廷命官的官方活动的窗口,另外还有一个极端的用项,是处斩罪犯时,出西门,经“落魂桥”至河滩,赴刑场的出口。因此“出西门”便成为杀人的代名词。
      峄县城的平面呈现一个方方正正的“口”字形,城墙外围有护城河。护城河从北、东、南三面人工河与西面的承水河接漕。它连同城墙构成“回”字形的整体。四面城门前皆建有石桥;其中西门外横跨承水河的孺子桥规模最大(桥长96米,宽6米,高4米,桥洞12孔)。
      峄县城为邳州、台儿庄通往滕县、兖州,以及费县、枣庄通往利国驿、徐州等地的古驿道、官商大道的交叉处和咽喉要塞,是兵家用武必争之地。每逢战乱、匪祸的紧张时期,将西北东三个城门紧闭,把南门望仙桥的盖板石拆掉改用铁木制成的活络形的吊桥;根据时局的需要,可随时升降吊桥,以保城市安全。
      峄县城的城楼(也称敌楼),皆为砖木结构,形如宝塔,上下两层,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中间设悬空板,周边设护心栏,高大森严,气势辉宏。它和万里长城的山海关等城楼具有同样的雄风,只是规格小于边关城楼而已。城楼高出城墙丈余,它是县城的城头堡,是护城军官的指挥所及望台。特别在东西两个城门的里边,均建置“女墙”(副城墙)和“月城”(城内附加城),在危急关头,这对于抗御入侵者具有缓冲作用,乃至可实施“瓮中捉鳖”的战略战术。城墙上方的内外两面建有规格整齐的垛口;中间是平坦的通道。垛口既是守城士兵的掩体,又是装饰城墙的一道风景线。护城河边杨柳依岸,绿树浓荫与鸟鸣鱼跃相映成趣,为城池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更重要的是它作为自然屏障,发挥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仙坛山古名玉带山,凤凰山,史称“镇邑之山”。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有一位道行高深、法力精强的仙人在山顶上设坛炼丹,终成正果,乘鹤而去。故而,人称仙坛山。据说从降州为县,建县城,取县名的全过程,都与仙人有关。
      那位仙人,不知何许人也,人称坛山道士。当时,峄州城已被战火摧毁,朱元璋派钦差官督导筹建新峄州,坛山道士及时点化钦差官和民众,说:“此处跑不开马,安不上营,不宜建州城。退一步海阔天空。”钦差官在征求民众意见的基础上,呈报朝廷,要求降州为县,并得到批复。在建县城选址的时候,坛山道士指出:仙坛山融鲁南地区山川地灵,人文风物的气韵和日月精华于一体;为创世圣主女娲氏炼石补天,捏土造人的发祥地和圣土,此地最佳。于是,把县城定位在山环水抱之中。坛山道士并发表预言:“无论天灾人祸,山崩地裂,洪水泛滥等一切灭顶之灾,这一方人民总有安身立命的“一线之地”。由此,“峄县”之名随之确立。
    据说,坛山道士遵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理和世道沧桑的发展规律;在他离开峄县之前曾留下偈语:莫道一成不变,变则三城合壁。
      改革开放30年,峄城巨变。眼下的峄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已将西汉的“承县城”、金元的“峄州城”、明代的“峄县城”等三城遗址珠联璧合,融为一体。这是应验了预言家的神话传奇吗?并非如此。
    从历史唯物观着眼,揭开坛山道士神秘的面纱;客观地讲,他不是仙人,他是隐居坛山研究理学道法及历史学、地质学、民俗学的一位真正的学者。进一步确切地讲,坛山道士是研究“民心工程”的一代宗师。试想,降州为县,缩小了衙门,精兵简政,节约了皇饷,直截了当的减轻了人民大众的负担。既符合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天意,又深得民心,并切中地方实际,难道不是吗!

上一篇:“古运河”春秋
下一篇:天下第一庄--台儿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