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枣庄景点 > 正文

晒米城遗址

2012-10-18 09:16:33   来源:运河雄风新浪博客   
      晒米城遗址坐落在鲁南台儿庄南部约15公里的台儿庄区泥沟镇马庄村,离我的老家泥沟很近,约5华里的路程,小时候常常和伙伴们一起去那里玩。
      记忆中的晒米城遗址可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比现在的土台子大多了,而且是两个,所谓两个,就是现在的晒米城遗址的枣台公路以西还有一个土台,其实这两个土台就是一个大土台分割出来的,公路以西这个土台虽然没有公路东现在遗留的土台子大,但在六十七年代时时候仍还存在,我和小伙伴们经常爬到上面去玩,后来渐渐地居住在土台子边的人们盖屋踩墙使土,把路西的土台子夷为平地,仅留下的也就是现在路东的一个土台子。据村子里的老人讲,这两个土台子的形成,是在很久以前,没有人能记得清是什么时候,土台就被从中间劈开,修筑了一条道路,形成了东西两个城,路东的土台唤作晒米城,路西的土台唤作晒麦城。(峄县志.古迹考)记载,晒米城、晒麦城俱在县东南三十里,二城相违,中隔一道,似是一城因路而分。从明清至今,这条路一直是南通台儿庄,跨京杭大运河直达徐淮的交通要道。晒米城的来历与一个民问传说有关:据说台儿庄地区有个土皇上叫梁王,老百姓每年都要向他进贡粮食。有一年,风调雨顺,收成很好,梁王就令押粮官到各地去进贡的粮食。不几日,押粮官押回了一趟粮食,梁王一看,非常高兴,即令押粮官备船,自己要亲自去催运贡粮。地方官和老百姓听说梁王亲自来催粮,不敢怠慢,敢快将粮食送到渡口等侯。这一天,天气晴朗,粮船航行在茅茨河里。梁王在押粮官和侍从们的侍卫下,站在满载贡粮的船头上,观赏两岸的景色,流露出得意傲慢的神情。水龙王一看,怒气冲冲地说:“好一个无礼的梁王,你来来往往航行在我的水面上,既不烧香放鞭炮向我打招呼,又不向我敬礼,这样傲慢地对待我,实在可恶!我非给你点颜色看看不可!”随即含口河水吐出水雾来。顿时,整个茅茨河面上,从南到北,大雾茫茫,什么都看不见了。梁王一看,甚为惊奇。随口对侍从们说:“大河南北,白雾茫茫,真乃雾龙也!”水龙王接着舞起水来,一时风雨大作,把船桅折断,运粮船左右晃动,逐渐下沉。早已吓慌的押粮官和侍从们刚把梁王从船上扶上岸,所有粮船便沉下河底。一会儿,大雾消散,风停雨住,天气晴朗起来。梁王即令押粮官命当地的老百姓赶快打捞贡粮,又令老百姓在河岸附近筑高台子晒粮。一天一夜工夫,一个大土台子就堆成了,远看像一道城墙,贡粮就放在了高台子上晾晒。从此,人们就把晾晒贡粮的台子叫晒米城。
      晒米城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原始社会晚期在这里便有人居住,一直到汉代,延续了大约二千多年,晒米城遗址属于台型遗址,原先面积很大,后经修筑道路和民用建房踩墙挖土,幸存下来的晒米城面积仅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残存的晒米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哑铃型,长 90米,宽80米,总面积约为7200平方米。地层堆积高约4~6米。据文化部门资料记载:自1974年至今,省、市文物考古部门已经多次对遗址进行了考察,共采集各类标本四百余件。从遗址断面可以观察到文化层堆积情况,最上层约2米厚的灰黄土色土质中包含有汉代、周代陶器碎片,可以分辩出的器形有灰陶旦、筒旦、极瓦、陶鬲、陶罐等。第二层为商代堆积,可辩认出的器物隔片有灰陶鬲足、鬲口沿、石器残片、缸片、蚌片等,其厚度约为2米。这一层中又可分为若干小层,每小层约0.1-0.5米不等,有的小层是灰土堆积,有的则是未燃尽的木炭或红烧士堆积。第三层为龙山文化堆积,灰土中夹杂大量蚌壳、河螺壳以及残碎石器和磨光黑陶片。陶器碎片中可辩认的器物种类有鬼脸式鼎足、鼎口沿、盆口沿、罐把手、豆柄等。从遗址采集到的完整的和可以复原的遗物可分为陶器、石器、骨器三大粪。陶器以黑陶为主,陶土经过严格淘洗,火候较高,通过磨光发亮,常用纹饰有竹节状纹、弦纹。器形一般较大,造型美观,具有研究和观赏价值,堪为古瓦陶器中上乘之作。遗址还发现蛋壳黑陶杯残片,这种陶杯质地极薄,只有一毫米厚,烧制十分不易,说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原始居民就已掌握了精湛的制陶技术。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锤、石刀等生产工县.均采用磨制技术.原始人就凭借这些简单的工具砍伐树术、割剥兽肉顽强地生存下来。骨器主要有骨镞,是原始狞猾武器。骨角柄,其作用是装配于石器上冗当于柄,便于生产时操作。除此之外,还采集到周代灰陶折腹罐,春秋战国时完整的铜镞,汉代陶豆,魏晋时期花瓣纹瓦当,宋代花口瓶等器物。
      从文化部门资料记载中可以看出,晒米城遗址不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土堆,而且它还是一座装满历史文化的宝库,对我们现代人更进一步知道家乡的历史和发展变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百年沧桑孙家大院
下一篇:太平山古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