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魅力枣庄 > 枣庄景点 > 正文

运河古城台儿庄导游词

2012-01-30 10:36:24   来源:百度文库   

    台城旧志景区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您光临大战故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台儿庄参观游览。
      台儿庄古城,是一座二战遗迹保存最多、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的历史名城;是古运河畔唯一一座八大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七十二座庙宇汇于一城,南北交融、东西合璧的文化名城;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座完整保存了古码头、古驳岸等水工设施,被世界旅游专家称为“活着的运河”的运河古城;是中国唯一一座拥有14华里古代水街水巷,乘坐舟楫能够遍游全城的东方水城。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系统工程中,台儿庄是一处重要的节点。
      台儿庄古城规划面积为两平方公里,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城市发展定位,确定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的理念,将保存下来的大战遗址、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古纤夫村等历史遗产,科学地进行修复,重现“一幅清明上河图,十里画廊卷不住”的壮丽景象。台儿庄古城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体,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为一域,是极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是沿运独有、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区。
      有人说,看水乡去周庄,看古城去平遥,两者兼顾去丽江。但是,周庄有水却不是大战故地;平遥的建筑古朴却没有大运河;丽江有城有水,却没有台儿庄这样厚重的文化积淀。来到台儿庄古城,既看了古运河,又亲临了战地现场,触发了思古幽情,还领略了古老文化,享受了时尚生活。台儿庄半日游,等于同时去了周庄、平遥和丽江。有位网友说:“周庄是怀旧,平遥是疗伤,丽江是艳遇,台儿庄是梦乡。”
      今天我们参观游览的是重建之后的台城旧志景区,占地面积38155平方米,建筑面积30295平方米,约占古城一期核心区的十分之一。主要有参将署、天后宫、翠屏学馆、台庄驿、日升昌记、文汇酒楼、谢裕大茶行、扶风堂、天水堂、三恪堂、鲁南民居、闽南民居、久和客栈、临水商铺等不同风格的明清建筑。
    大门口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生成的。这五种物质,称之为“五行”,五行之间,形成生与克的动态关系,维持着世界的平衡。五行之中,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生命之源,世间因为有了水,山有了灵性,草木因此生长,动物得以繁衍,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登上了历史舞台,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孔夫子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老子说“上善若水”,是因为水能屈能伸,能升能降,变化无常,容纳一切,滋养一切,成就一切。台儿庄是一座水的城市,让我们走进这座东方水城,领略水的景观,水的魅力,解读水文化的内涵。
    水门
      台儿庄在战国时为楚国的田庄,汉代发展为集镇。台儿庄城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当时的规模是,东西长5华里,南北宽3华里。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加固城墙时,建有城门六座,水门一座。这座水门,是进入古城的水上通道,有了这一通道,城内的水街水巷,与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实现了连通。水门旁边的西城门,在台儿庄大战期间,曾经是第二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将军的临时指挥部。
      城内有衙门街、顺河街、月河街、丁字街和纵横交错的水街水巷,这些水旱街巷,也是台儿庄大战的主要战场。
      关于台儿庄名字的由来,说法很多。
      2009年深冬,原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同志来运河古城考察,他回忆起早年听到的一个故事。
      吴官正同志说,鲁班有一个徒弟,名叫泰山。这个徒弟聪明伶俐,却不守规矩,经常惹师父生气。有一天,鲁班把他赶出家门,不再承认这个徒弟。当时,在枣庄一带,已经有了粉碎粮食的石磨,比淮南王刘安发明的石磨,早300多年。那时候的石磨,底层的圆心轴,是在打造石磨时留下的石轴,鲁南人称为“磨脐子”,很容易碰断,磨脐子一断,那盘磨就作废了。鲁班为此发愁多年,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有一天,鲁班见到有人用加上铁环的木轴代替了石轴。木头韧性大,铁环耐磨,解决了石轴易断的缺陷。鲁班对此惊叹不已,询问这是谁的发明。有人告诉他是泰山发明的。鲁班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泰山的家乡,就在台儿庄。因为徒弟超过了老师,成为名人,人们就把他的家乡称作“泰家庄”,后来,出现音转,称作台家庄,运河开通之后,南方人又把这里称作台儿庄。
      这条街道,是台儿庄的衙门街。
    参将署
    影壁照麒麟,足以祥光推五省;
    雄风安水陆,威扬箭道胜三军。(大门)
      这座官式建筑是参将署,俗称大衙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参将统领600兵马,负责管辖220华里运河河道的工程防护和漕运治安。1937年1月,国民政府在此设立山东峄县警察局台儿庄分局。1938年初,为第3集团军副司令沈鸿烈的军火库。在台儿庄大战中,这批军火发挥了作用。现为“台儿庄古城重建博物馆”。
      清代的参将为副总兵,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副司令员。一个沿运城镇,为什么委派这样一位高官进驻呢?这是因为,从微山湖湖口至江苏骆马湖这段运河,盗匪横行,官船和商船经常受到抢劫。据史书记载,顺治皇帝继位后,令江南织造赶制了一套龙袍。运送途中,在台儿庄以南的骆马湖遭到抢劫。从此,朝廷对这一带的河道安全异常重视,设立专门机构,委派三品参将负责防务。
      乾隆十五年,一位名叫德昌的镶黄旗参将来到台儿庄。这里有个号称“天下第一刀”剃头师是地方一霸,连续三任参将因为收拾不了他而被革职。德昌参将有意到那里剃头,与他过招。剃头师手拿锋利的剃刀,用中指往上一弹,剃刀飞起一丈多高,在空中转个身,带着寒光迅速落下,剃发师稳稳接住,为参将大人剃掉一缕头发。他用这种方式为参将剃光了头,头皮没有丝毫擦伤。参将定神看看剃头师得意的样子,说:“我看,你的头也该剃了,我让你领教领教老爷的箭法。”随从把剃头师拉到十丈开外,参将拉弓搭箭,对着剃头师射去。箭头沿着头皮,刺啦一声,头发掉下一缕。参将连射四十九箭,收起弓,说:“我的下属,个个都是好箭法。老爷特意在你后脑勺上留了一撮毛,让我的随从给你收拾。”话音未落,已经有人放箭,把那缕剩下的头发射了下来。
      这件事,在方圆几百里传开,都知道这位参将的厉害。从此,沿运一带的盗贼再也不敢作案了。
    牌坊
    南来北往,灯影桨声,河蕴人间千古景;
    神荡心驰,水乡渔火,世称天下第一庄。(牌坊正面)
     
    一湾江北水;
    多彩鲁南风。 (牌坊正侧)
     
    天风浩荡,水韵悠扬,桨摇齐鲁千年月;
    漕运繁忙,渔歌起伏,帆织京杭万里霞。(牌坊背面)
     
    岸柳河桥,要平摊邗水二分明月;
    桨声灯影,岂独让秦淮十里轻歌。(牌坊背侧)
     
    文脉北乘辉赵壁,
    雄风南彻淬吴钩。  (牌坊背侧)
      这座牌坊为台儿庄“水陆通衢”牌坊,她见证了台儿庄往日的繁荣。这条街道被称为衙门大街,1947年,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把衙门街改为繁荣街,建国后继续沿用这一街名。重建古城时,恢复衙门街的旧名。
      台儿庄虽然建城较晚,但是在古代,就是交通要道。当年,屈原联齐抗秦,晏子使楚,经过的就是台儿庄。荀子的学生李斯、韩非,在兰陵深造之后,到秦国实现政治理想,也要经过台儿庄。还有张良、韩信、曹操、徐霞客,都在台儿庄一带逗留过。
    拐角楼
      这座拐角搂,为京津冀地区的建筑风格,南北两侧的弧形卷棚,体现了这种建筑的开放性。拐角楼占地766平方米,建筑面积1514平方米,南楼经营珠宝,北楼经营茶艺。
    久和客栈
      这座白墙黛瓦、马头出墙的徽派建筑,名叫久和客栈。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由徽商胡文广建造。重建后的久和客栈,占地2415平方米,建筑面积3554平方米,作为快捷客栈使用。古城内有许多店铺、民居为这一风格,见证着徽商在台儿庄的创业历史。
    胡文广原先是一位书生,乘船去北京参加科举考试。途经台儿庄,看到了这里的商机,于是放弃科考,留在这里经商。他的经商理念是“和为贵”、“和气生财”,没过几年,就成为台儿庄的富商。他把堂号取名“久和”,希望后人永远恪守和为贵的理念。
    临水商铺
      对面的两座商铺,是典型的南面临水、北面临街的江南水乡建筑,占地面积1092平方米。左边这座名为“可意楼”,通过这幅“花径未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楹联,我们能够猜到这是明清时期的青楼。右面这座名为“可风楼”,告诉人们这座商铺虽然紧靠青楼,它的主人仍然洁身自好,“可作风范”。
    金玉满堂
      这面“金玉满堂”装饰画旁边的照片,是一位战地记者拍下的,记录了我军官兵由西门进入台儿庄城的瞬间。背景是大战前夕的建筑风貌。
      有人会问,1938年的这场会战,为什么是在台儿庄而不是在徐州呢?这是由当时的局势决定的。“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军一路渡过黄河,占领了济南、泰安、兖州;一路攻占了上海、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然后,企图会师徐州,打通津浦和陇海铁路,实现全面占领中国的野心。由于南下日军在临沂、滕县遇到我军的殊死抵抗,企图从连云港登陆攻占徐州的日军,遭遇中兴公司自沉商船填塞港口的阻拦,于是把枪口对准了台儿庄。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把台儿庄的六千栋商铺和民房作为掩体,在台儿庄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血战。
    运河税史馆与三恪堂
      这座建筑为鲁南风格的民居,是台儿庄富商陈家的府第,建于清末民初,名为三恪堂,俗称陈家大院。三恪的意思是对待天、地、人,都要谨慎恭敬。陈家先祖从安徽泾县迁来,主人陈扶清官至六品,清末时出任税务官。陈家在台儿庄大战前达到鼎盛,现存“陈万祥”商号。
      这样的私人府第,只有大户人家才能建成。一般的鲁南民居,是土墙草顶,冬暖夏凉,适宜居住,只是不坚固,每隔几年就要维修。那些经商赚了大钱的,往往大兴土木,建造豪宅。鲁南民居,宅院无论建得多大,门头都要收敛。陈府的门头不大,可是在大门西旁,建了几间面朝衙门街的门市,使院落与院门保持匀称。这临街的门市,如今成为运河税史馆。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廊柱,它与其他的廊柱略有不同:其他廊柱,柱子下面是石鼓,鲁南建筑,廊柱下面的基石上有一点凸起。这是什么原因呢?
      据兰陵籍美国作 家王鼎钧先生考证:古代,皇帝建造宫殿,百工云集,大家昼夜忙碌,情绪紧张。木工师傅求功心切,发现徒弟偷懒,狠狠地责打了小徒弟。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去一分。结果,根据这把尺子做成的柱子,比实际需要短了一寸。这意味着,在限期内不能建成宫殿。皇帝知道了,必定勃然震怒。木工师傅大哭,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
      石匠是鲁南人,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打造廊柱的石头墩面时,留出凸起,弥补了廊柱被截短的不足。工期没有耽误,皆大欢喜。
    这一创意,既增加了美感,又避免了阴雨天廊柱下存水容易腐烂的毛病。后来,在建造有廊柱的楼房时,纷纷效仿这种方法。再往后,人们发现在基石上留出凸起,既费料又费工,于是改为石鼓。
      鲁南人为了纪念石匠的智慧和他的团队精神,在建造有廊柱的房子时,仍然采用在基石上留出凸起的方式。
    台庄驿
    漕粮北上,烟云齐楚千年水;        
    信使南回,鱼雁京杭万里舟。 (大门两侧)
     
    信使九州,驿道犹闻帆橹疾;
    名扬四海,游人竞访马车欢。(大门两侧)
     
    万里烟霞经此驿;
    一河云水绕台城。                   ( 院内亭台)
     
      这座建筑为台庄驿站,是京杭大运河上一处重要的水驿。
      驿站是古代飞报军情、接送客人、运输军需的中转机构。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邮驿,称之“国之命脉”。驿站的功能,一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机关招待所。凡持有“驿关”证件的官员,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伕马。二是邮送过境公文。在主要邮路上,一般每隔十华里设有一个邮铺,次要邮路间隔二三十里。台庄驿为水驿,是伴随着漕运发展而设立的。明朝万历三十四年,河漕总督御史曹时聘在台儿庄设立驿丞一人。清乾隆七年,编制增加到五人。
      1923年5月6日,一辆从浦口开往天津的国际列车,途经枣庄境内的临城镇沙沟村,被自称救国军的山区土匪孙美瑶部队劫持,三十多个外国人和上百中国人被拉到山里,作为向北洋政府提条件的人质。这起劫车案,震惊中外,被称为“民国第一案”。据当事人回忆,在发生临城劫车案之前,孙美瑶的军师孙桂枝,曾在这里与孙中山的心腹张锦湖接头。张锦湖是枣庄人,当过孙中山的贴身保镖,蒋介石就是通过他与孙中山认识的。临城劫车案发生前夕,张锦湖从上海来到台儿庄,与孙桂枝接头,是不是策划了“民国第一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被劫列车经过临城的时间,可能是由张锦湖提供的。
      台儿庄水驿占地面积1108平方米,建筑面积530平方米,为苏州园林风格。现在作为驿站文化展示区,以详实的资料、丰富的图片、真实的文物,向游人展示中华民族三千年邮驿文明史及地方驿站发展历程。

上一篇:台儿庄古城简介
下一篇:枣庄市夹谷山惊显“蓬莱仙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