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枣庄生活 > 健康知识 > 正文

高血压防治十大误区

2013-02-07 11:20:44   来源:生命时报    
      得了高血压,患者不仅需要医生的合理建议,自己也要正确认识疾病、配合治疗。由于和医生交流的时间有限,患者和家人需要学习与高血压相关的健康知识,澄清误区,防止上当受骗。针对《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中,高血压防治的十大误区,本报特邀中国高血压联盟秘书长王文教授和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吴海英教授为您一一解读。

      误区一:老人血压高点没关系
      病例:我今年74岁了,近年来血压已接近临界值,今年更是跨界达到150/90毫米汞柱,家人都劝我看病吃药,但我觉得,老人血压高点没关系,是这样吗?
      解析:不少人误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随之增高是一种生理现象;认为年龄越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应地越高。这一错误认识在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有些高血压也因此得不到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高于这个标准都应该治疗。

      误区二: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病例:医生给我开了降压药,说至少要1个月才能让血压达标,有那种降压快效果好的药吗?
      解析:除了高血压急症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不能求之过急,持续、平稳降压才是正确的降压原则,血压达标通常需4—12周。
      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要低于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肾病等高危病人要低于130/80毫米汞柱,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病人要低于130/80毫米汞柱,但血压也并非降得越低越好。因为血压过低会导致脑血流灌注不足,增加脑缺血的风险。

      误区三: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病例:随着天气转凉,社区医院有很多像我一样来测血压的老人。大伙儿血压基本上都在高压140—150毫米汞柱,低压90—100毫米汞柱。但有些老人说自己有些头晕,后颈部不适,要求输液。
      我的血压在这些老人中,相对而言算高的,但医生总是给我简单开点降压药吃,叫我过几天再来测血压。请问,我该不该主动要求输液治疗呢?
      解析:有的高血压病人想依靠输几天液降压。除了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需要静脉点滴降压治疗外,一般的高血压是不需要输液治疗的。有的认为输液能活血化淤,改善循环,预防血栓。其实短暂输液,对预防血栓是没有作用的。

上一篇:熬夜能减肥吗
下一篇:三大长寿食物 玉米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