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景房市场悄然演化成烂尾危机:入住率不超过一成

2013-12-14 17:07:52   来源:经济观察报   点击:

      指标之惑

      比起交房,更让汪春梅揪心的问题是土地证。在乳山市房管局备案的龙悦银滩海景花苑一期业主的合同里,有这样的文字表述:乳山华银置业有限公司(上海龙悦集团子公司)以出让方式取得位于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号为乳国用(2006)第5583号,土地面积194424平方米(291亩土地)。使用年限自2006年5月29日至2076年5月29日。在后续的调查中,汪春梅却发现些许蹊跷: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号——乳国用(2006)第5583号,似乎并不具有正式土地证身份。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真正的土地证到底有多远?《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土地登记办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应签订出让合同,土地使用者在六十日内,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出让方按规定提供出让土地使用权,之后依规定办理登记,领取土地使用证,取得土地使用权。其间,可按约定持转让协议申请预告登记。

      乳山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给汪春梅的材料显示,乳山华银置业在2007年、2008年分三次共取得100亩正式土地证,分别为乳国用(2007)第323号,乳国用(2008)第484号,乳国用(2008)第484号。汪春梅2007年签订的合同中涉及的乳国用(2006)第5583号,却查无此“人”。如果按照乳国用(2006)第5583号中确定的291亩土地来计算,去掉乳山华银置业已经缴纳土地出让金的100亩,剩余的191亩土地是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建了大量联排、独栋别墅。

      上海龙悦集团上述人士证实,目前项目取得了3个土地证,总计100亩土地,因修马路占地,未来只需再拿170亩的土地证。拿不到土地证,不全是开发商的问题。有钱的时候,政府没土地指标,没钱时土地指标正好下来,这样就错过了。但无土地证并不妨碍施工,上述人士表示,包括已经盖了房子和没盖的,整个社区有大部分没有土地证。用一纸土地转让合同圈下大片土地,支付土地平整费用先行开发,再根据情况逐年安排土地指标陆续转正,似乎已是在国家严控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为突破限制,达成的一种商业默契。

      负责接待汪春梅的一位乳山市政府知情人士举例,国家一年给乳山的土地指标仅400亩左右,这400亩可能有400个企业等着。一下拨给乳山华银置业290亩地不现实。而在这种情况下,先用预登记的土地证占着这块地,再按指标一块块的交钱,办理土地证。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没有土地证是不能盖房的。但“没土地证盖房”的,并不只有乳山,而是普遍现象。对于开发商而言,等证都全了再盖房子,就都耽误了。

      海景房危机

      在汪春梅的眼中,因为经常听乔远“倒苦水”,也因此判定他也是海景房的受害者。乔远的工资已被乳山华银置业拖欠数月,而手底下的员工欠薪更是超过一年。一度公司连水电费都交不上,账面上的钱更是只有2-3千元。

      极度缺钱的境地,一个原因是项目前期交房问题耽搁太久,另一个原因则是楼盘销售难以再打开局面。乔远表示,因为土地和开发成本攀升,目前乳山银滩海边的新房价格都涨到七八千元每平方米,最贵的楼盘单价叫价1.3万。实际乳山二手房市场,七八千元价钱根本卖不动。着急用钱的,往往两三千元每平方米就赔本抛售。二手房如此,新盘就更没指望了。目前银滩新老盘50-60楼盘的总量,也就个别楼盘卖得好,其他根本难拉到客源。“市场不好了,盘活销售太难了。”乔远说。

      上述乳山市政府知情人士,则是从地产调控角度解释市场的不景气。以前很多外地购房者都可以按揭买房,但这个政策在三年前已被严格限制了。而乳山市政府,在2007年、2008年地方财政增长高峰时,60%的财政收入来自房地产。现在,这60%的一半几近消失。企业层面,难以突破贷款关卡,销售又不景气,除了经济实力强的房地产企业还能扛着,更多的房企则是在等死。

      由乳山市建设局质监部门所作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乳山银滩22公里的海岸线上,200多个海景房项目处于烂尾阶段的达到4个。其中,台湾城小区共销售1451户,由于开发企业资金短缺原因2010年就已停工。“开发商都找不到人了。”一位质监部门负责人表示。如今乔远每天下班,都会望一望海岸线,看到的都是同一个场景:灯光寥寥,入住率不超过一成。按他的话说,基本达到鬼城的程度了。

      在全国多地有项目开发的东亚新华地产公司营销总监贾玉鹏,也对海景房市场表示担忧。他坦言,海景房存在的问题在于过多过滥,只要有一片海滩就能盖房子。实际这类地产开发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一旦经济形势转弱,容易让房企遭遇销售上的沉痛打击。此外,功能雷同、配套缺失,也将让所在城市带来空置率高的弊病。但汪春梅心里没底的是,这个从设计到土地证再到市场“步步揪心”的海景房社区,真的靠谱吗?

上一篇:中国地产私募赴美淘金:一口气买下2600套公寓
下一篇:潘石屹:房价问题我们还是比较相信习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