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不买保险
小中大2013-10-12 15:23:26 来源:投资与理财 点击: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2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保险密度为114 4元,保险深度为3%。而在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保险密度通常已达2000到3000美元。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人均保费尚不及发达市场的十分之一。
即便是在亚洲市场,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水平也属较低水平。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亚洲平均保险深度已超过6%,香港、韩国、日本等区域市场保险深度也均超过或接近10%,远远高于中国内地仅3%的水平。
知名保险巨头德国安顾保险董事会主席欧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保险市场无论是保险密度还是保险深度,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还处于非常初级的发展阶段。
在欧磊看来,中国的一线城市保险渗透率已相对较高,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未来保险业务的高速增长将主要来自二三线城市。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的保险密度分别已达到4572元和3497元,而在山东,保险密度约为人民币1170元。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人对保险望而却步,或者就像王平这样,对保险抵触或反感呢?
我们不排斥有保险行业本身的问题。就像经济学家郎咸平[微博]说的,要存下足够的养老钱,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中国正上演‘庞氏骗局’—我们用年轻人提供的资金支付上一辈的开销。当年轻人退休时,就没钱留给他们了。这是很危险的”。“一直以来,保险业声誉不佳、形象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三个不认同’。”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一是消费者不认同,二是从业人员不认同,三是社会不认同。
但就每个家庭或是每个个人而言,大家不愿意买保险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值得我们思考。
养老买商业保险靠谱吗?
有媒体称,保险公司都在回避“长寿风险”:国内的重疾险往往“60岁后不保,70岁后不赔”;长期寿险满期后,也是诱导客户将分期领取的养老金一次领完。很不靠谱!
买养老商业保险靠不靠谱?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
以新华保险(22.98, -0.17, -0.73%)的尊享人生年金保险(分红)为例。
40岁的张女士购买了这款保险,交费20年,年交保费14100元,总保费282000元。
从60岁开始到80岁,她每月大概可领取养老金1500元左右。
80岁期满,还可一次性领取终了红利85673元(按中档红利算)。
张女士能够从保险公司领取到的钱:1500×12×20=36万元,加上红利85673元,共计445673元(红利不确定)。
每年交14100元,连续交20年。若是存在银行或是投资,可产生的利息为1 4 1 0 0 × n % ×(19+18+17+⋯⋯3+2+1+0)(为简便计算,采取单利,若是利滚利的话,利息更多)
● 若n%采取的是4%的年利率,则利息为53580元。加上本金282000元,连本带利为335580元。
● 若n%采取的是5%的年利率,则利息为66975元。加上本金282000元,连本带利为348975元。
● 若n%采取的是6%的年利率,则利息为80370元。加上本金282000元,连本带利为362370元。
● 若不计保险公司提供的红利的话,这笔钱已经超过了从保险公司领取的养老钱。
● 若n%采取的是10% 的年利率,则利息为133950元。加上本金282000元,连本带利为415950元。
● 若n%采取的是12%的年利率,则利息为160740元。加上本金282000元,连本带利为442740元。
结论:如果有一种更好的方式,能够得到比保险赔偿更高的回报,或许不一定要通过买商业养老保险来储备养老金。但养老规划是长期的,而保险公司提供的收益是稳定的,而且保证本金,并且具有强制储蓄的作用。至于其他投资渠道,能不能一如既往地投资并产生收益,却是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