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价机制迎首个调价窗口 成品油贸易商谋转型

2013-04-10 08:28:4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
      [ 上海浦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会缩短交易周期,比如以往一单货物的买卖需要在两周完成,现在尽量缩短至5~10天 ]
      今天(4月10日)是国内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出台后的首个调价窗口期,但根据新的机制,成品油是否调价、调多少都还是未知数。
      国家发改委3月26日发布的新机制改变了成品油市场以往的操作模式,曾经品尝到旧机制甜头的成品油贸易商,其生存模式亟待转变。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市场洗牌的过程中,贸易商或许会转型,或许会坚守,又或许会死掉。
      “2009年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后,市场上做汽柴油投机的贸易商特别多,但现在贸易商不是很好把握后市涨跌了,而且调价周期缩短后,也不太适合做大单了。”卓创成品油陈晴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说,此次出台的新定价机制是“两桶油”的机遇,而对贸易商来说则无疑是一次挑战。
      有机构统计,全国从事成品油贸易的企业共有超过2600多家,2009年以后还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了这一领域。这些贸易商在新机制运行后到底会受到多大影响?他们未来将何去何从?

      模式生变
      与2008年年底出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相比,新机制彻底改变了原来的市场模式:一是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二是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三是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品种。同时,还规定了两种不调整油价或者少调整的情形。
      究竟挂靠的是哪些国际原油品种,发改委并未公布,因此市场机构和分析人士也就难以预计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时机和幅度,也使得贸易商操作的难度和风险都有所增大。
      今天正好离3月27日有10个工作日,新定价机制出台后的首个调价窗口是否会打开,没有人敢打包票,也没有一个机构能够准确计算出国内油价挂靠的国际原油品种到底发生了多大幅度的变化。
      由于对调价前景缺乏预判,各家市场机构的监测信息都显示,绝大多数的成品油贸易商都处于观望之中,不敢贸然进出货。中宇资讯昨天发布的报告指出,目前贸易商对后市持悲观心态,入市积极性普遍降低、操作稀少,市场缺乏大单操作。虽然临近成品油调价窗口期,但市场观望气氛依然浓郁,加之汽柴油刚性需求受抑制,所以国内成品油市场贸易交投冷清。

上一篇:多环芳烃致癌物质在国内多款汽车内被检测出
下一篇:农夫山泉被指标准不如自来水 曾参与新标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