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敲定油品升级时间表 每升油或涨价0.5元

2013-02-07 10:28:59   来源:枣庄网整理   点击:

      此前曾有一家千万吨炼油能力的炼厂技术人士对早报记者称,从之前油品升级的经验上看,国家在提价上面只是消化新增成本的70至80%,剩下的由企业承担。
      以汽油成本为例,中石化有关专家称,上海油品是从国二直接升级到国四,每吨汽油成本增加了580元。这几年,炼油企业长期亏损,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这是不小的财务压力。
      据卓创资讯测算,假如“三桶油”将汽柴油标准全部由国三升级为国四,可能要增加500亿元以上的投入,假如这一成本完全向终端销售环节转移,每升油价可能上涨0.5元以上。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称,“炼油企业说是这么说,但是就目前来说,国家在高标准的油品上给出的价格是比较合理的,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相比生产低标准油品,高标准油品获得的利润更高。所以新炼厂其实是有动力多生产高标准油品的。相反,那些旧炼厂,需要二次改造升级才能生产高标准油品的,其生产的经济性就弱很多,也没有动力去生产。”
      据测算,京五与国三标准的汽油价差在472元/吨,上海的沪四标准汽油和国三标准汽油价差在393元/吨;广州粤四汽油与国三汽油价差在387元/吨。

      谁消费谁埋单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国内炼油企业升级改造,确保按照汽、柴油标准升级实施时间如期供应合格油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要首先如期完成改造任务。加快汽车发动机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对于此次升级的时间表,储节旺称高于预期,对炼油企业而言压力不小。
      “要到2014年底之前,全国的柴油都达到国四标准难度不小。这不仅仅得要求中石油、中石化达标,地方炼厂也得达标。现在地方炼厂不少连国三的汽油都到不了。”储节旺称,“要在2017年年底实施国五也不太现实,主要是经济性和技术两方面的问题。”
      储节旺称,两大油都是上市公司,每年都有利润指标的压力。因此渐进式地改造更符合它们的利益。一次性大投入,财务报表会难看很多。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及,“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并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
      储节旺称,“一定要提升油品质量,那么两大油肯定就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谁使用,谁承担成本,这也是国家看好的方式。在油品升级的过程中,国家不会做出太多的补贴。”
      此类观点并非一家之言。外界早有声音称,油品升级的成本应由消费者承担。如果让国家补贴,等于是全国人民补贴开车的人,不合理。而如果让石化企业承担太多负担,“两大油”就会成为新标准出台的最大阻力。
      将高质量的油品价格升高虽然符合炼油企业的利益,但是这其中也有边际的问题。储节旺称,“国家把成品油的价格定太高对两大油也不是好事情。一方面会影响销量。另外一方面,太高了,进口的成品油优势就有了,这种情况下,炼油企业自称的炼油成本提升多少多少的说法,也就很难站住脚了。”
      不过,也有人对油品涨价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持此类论者认为,油品价格不能想涨就涨,必须接受外部监督,将账本摊出来,增加了多少成本,哪些部分由消费者承担,要讲清楚,必要时启动听证会等程序,以增加其透明度。(编注:法制日报此前报道,在最近的车用汽油国家标准修订过程中,主要起草单位恰恰是中国石油(9.25,-0.02,-0.22%)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37名标准制定者中26人来自石油石化系统。)
      即使不考虑成本由谁承担,油品质量升级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生产达标油品,必须借助加氢装置,其反应器制造周期长达18个月;再加上环保部环评、发改委立项等审批过程以及初步设计和施工都需要时间。就是把储油罐中的普通油品全部换成车用(达标)汽油,以及达到全国调运国四汽油的物流能力,也需要一定时间。

上一篇:云南白药被指含毒使用不当可致命 药监局称安全
下一篇:部分省市酝酿上调天然气价格 今年或启动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