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拟解聘千名应届生 部分学生仅赔2万

2013-01-26 11:28:55   来源:经济观察报   点击:
      中石化正陷入解约风波 新政策控制人员数量

      中石化正陷入一场“解约风波”。本报获悉,据初步估算,在全国,中石化多个二级子公司正与数千名应届毕业生解除已经签署的三方协议。
      往年,中石化旗下各下属二级单位均会按例举行校园招聘。但当这些二级单位在今年1月份将招聘计划上报至集团总部时,遭到了总部的否定。
      中石化一位内部人士称,中石化在1月中旬召开了2012年年终工作会之后,改变了招聘政策,由各二级单位自主招聘改为“网上报名,统一考试”的形式。
      目前,中石化拥有超过106万名员工,为央企之最,因此人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2011年,中石化在工资、薪金及其他员工福利方面支出3626.3亿元,较2010年增长25.8%。
      事实上,近两年来,由于国际油价高企,中石化炼油板块持续亏损,迫使中石化不得不下决心严控用工总量,降低人工成本。涉及此次解约风波的中石化的一家二级子公司高管告诉本报,作为央企,中石化又不能直接采取裁员的办法,因而选择减少招聘新入职员工。

      解约
      1月24日,尚明接到了学校就业老师的通知,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将会来校与签订了三方协议的应届毕业生解约。
      尚明是中国石油(9.00,-0.04,-0.44%)大学(华东)的应届毕业生。去年10月份,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来学校宣讲,他与数百名同学一起参与了报名。很幸运的是,尚明被录用了,并签署了意向书。
      与此同时,尚明和不少同学还接到了中海油的面试通知书。但为了留住这些应届毕业生,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紧接着让他们直接签署了三方协议。
      据尚明介绍,此次与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签约的有76人。这些应届毕业生也由此放弃了来自中海油的面试机会。
      与尚明一样,孙阳也憧憬着未来进入到中石化工作。孙就读于西安石油大学定向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孙阳和他班上的70多名学生都将在毕业后顺利到中石化工作。
      所谓定向班,即学校与中石化签订合作协议,学生不得考研、出国,不得与其他公司签约,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中石化工作。据了解,定向培养班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70多人中,已经有19名学生在2012年5月份便与中石化华北石油局签订了三方协议。而不少学生则早在2011年便与河南油田和中原油田签订了协议。
      同样是在1月份,孙阳和他的同学们等来的也是被解约。
      在得知要被解约后,尚明询问过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士,对方的答复是正在和总部斡旋。但最终,天然气分公司告知他们,中石化总部不承认这些三方协议。
      事实上,从2012年底至今,除了天然气分公司外,中石化下属的胜利油田、江苏油田、河南油田、中原油田、燕山石化、仪征化纤等二级单位均陆续开始了校园招聘。
      2012年11月12日,中石化的二级单位江苏油田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召开了宣讲会,并与部分学生签署了三方协议。
      紧接着,中石化下属的部分二级单位组团还来到清华、北大宣讲招聘。与此同时,中石化人才招聘网上也贴出了“2013年度中国石化(6.85,-0.07,-1.01%)校园招聘行程安排”。
      但这些招聘信息及行程安排立刻被撤掉了。从1月9日开始,各大高校的学生陆续接到中石化二级单位的通知,要求和已经签订了三方协议的学生解约。

      新政策
      取而代之的是,中石化公布了新的招聘计划,即采取网上报名、统一考试的方式。据统计,此次中石化各二级单位共招聘2011名学生,与往年的9000多个名额相去甚远。
      此外,此前与部分应届毕业生签约的江苏油田、燕山石化和仪征化纤等公司在此次公告中并没有招聘计划,甚至连中石化最大的油田——胜利油田也没有名额。
      尚明说,与其他没有名额的二级单位相比,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还拥有200个名额。“如果通过考试,还是有机会进入的。”
      但孙阳和他的同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中原油田和河南油田在新的招聘政策中没有名额,因而他们想进入中石化的梦想泡汤。
      中原油田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今年原本按照往年的规模招聘学生,但后来发现不需要那么多人,所以不招了。

上一篇:云南白药成分含毒再陷诉讼
下一篇:铁路一线员工工资倍增计划遭疑 负债成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