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枣庄市市中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5-02-04 10:46:15 来源:枣庄网整理
这一年,我们着眼长远发展,致力推动“六个市中”建设,虹吸效应初步显现。坚持借力发展、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共赢发展,培育发展特色品牌。围绕学在市中建设,推行集团化办学,组建实验、建设等教育集团,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实施校园标准化提升工程,投资8440万元,新建、改扩建学校9所、幼儿园5所,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估验收。围绕医在市中建设,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白内障复明等免费惠民项目,落实“三增一禁”、千医义诊等便民措施。区医院肿瘤放疗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和新生儿ICU监护中心投入使用,建成全省首家区级脑瘫康复中心。围绕住在市中建设,启动实施71个城建项目,累计投资42.3亿元。东沙河治理工程全面完工,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靓丽的景观河。人民东路、建设南路、鑫昌西路等“断头路”全线打通,泰山路、汇泉路等道路建成通车,214个自然村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新改建、修建城区旱厕228座,改造节能路灯660座,铺设燃气管网18.3公里、供水管网5.5公里。深入推进城乡供电一体化管理,新建、改造10千伏供电线路55条。加快薛庄、铁西、光明园、文化四村等29个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新建改造,全区新增供热面积107万平方米。实施万泰职工宿舍、齐村粮所宿舍片区等14个棚改项目,在建回迁安置房10300套,累计回迁上房9308套。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三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7万余亩。全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加强“四德”工程建设,评选表彰“美丽家庭”4649户。综合治理大气污染,完成城区锅炉“煤改气”95台,淘汰黄标车9215辆,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加强生态修复,25处露天开采矿山全部关闭,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一期基本竣工。围绕养在市中建设,推行“以医助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东郊老年公寓、三合街养老院、松鹤老年公寓建成投入使用,甘泉养老康复中心、市立二院老年康复中心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新改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个、农村幸福院10个;新增养老床位758张,总数达到253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2张,居全市第一。围绕游在市中建设,完成全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仙坛山温泉小镇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龟山省级地质公园揭牌开园,铁道游击队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环城森林绿道胡山口和马场驿站试运营,130户农家乐通过省级“改厕改厨”验收。围绕购在市中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全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5.6亿元。扶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枣庄电商谷建成中国牛仔裤、中国硅微粉交易网等单品交易平台13个。怡景丽家国际建材家居广场开业运营,盛北商贸城二期、枣庄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等专业市场建设顺利。
这一年,我们牢固树立民生导向,大力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扎实办好承担的市政府“百件惠民实事”和全区20件惠民实事,全区民生支出12.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46.5%。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7660元、13002元,分别增长9.8%、12.8%。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市率先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整合区长公开电话和区长信箱、“96361”民生热线等信息资源,建立三级平台、五级网格的社会管理服务运行体系,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的“零距离”。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大走访活动,区级服务指挥平台共登记群众诉求7840件,办结率达到94%。在市里组织的2014年度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我区得分较上次提高6.54分。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我区被表彰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坚持领导干部轮流接访、定期下访,一批信访难题有效化解。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加强。新增城镇就业812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整合工作全面完成,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连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启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文艺汇演、送戏下乡、放映公益电影1820场次。积极倡导全民全运,我区荣获“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区”称号。加大计生健康查体和打击“两非”力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3‰以内。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8名,其中“泰山学者”2名。永安乡、西王庄乡顺利实现乡改镇,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国防教育、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广播电视、妇女儿童、外事侨务、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对台事务、国税、地税、审计、物价、史志、档案、老龄、残联、邮政、通信、保险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上一篇:2015年滕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2015年台儿庄区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