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通知公告 > 正文

2014年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4-02-20 16:39:56   来源:枣庄新闻网   

      (五)统筹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抓好十大交通工程,建成启用客运换乘中心,启动枣鱼高速公路东延、高铁换乘枢纽建设和北留线改建,做好沂台线南延、滕薛线改建、万年闸复线船闸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沿运港口和航道升级改造,争取枣庄机场列入国家“十三五”专项规划;抓好中心城区道路建设改造,进一步优化城市公交网络,实现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全覆盖;继续抓好农村公路新建改造和养护管理,推进城市公交向镇村延伸,努力构建城乡互通、高速绕城、公铁水联运的综合交通网络,让枣庄变得更加通畅。

      (六)统筹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活动,重点整治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领域,规范城区摆摊设点、车辆停放、户外广告设置。继续推进百个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和改厨改厕,改善农村环境。完善“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市)处理”的运作模式,健全垃圾收集处理、组织管理、经费保障、检查考核体系,上半年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争取2015年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让枣庄变得更加整洁。

      (七)统筹推进城乡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力争通过考核验收。着力抓好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弘扬文明新风。加强“四德”教育,开设市民道德讲堂、道德模范宣传栏,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强化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惩治失信主体,增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开展榴花文艺奖评选,鼓励创办庄户剧团、社区艺术团。建好用好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体育馆和城乡小型文体广场,合理布局一批电子阅报亭、公益广告栏,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公共绿地、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枣庄变得更加文明。

      六、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市政府将把增进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用心办好百件惠民实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坚持以创业促就业。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农民离土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激活各类创业主体。年内新增城镇就业4.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万人。今年,全市将购买1000个公益性岗位和1000个大学生见习岗位,帮助特困家庭、双零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产业扶贫开发力度,鼓励创办农村特色二三产业,帮助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最高标准增至50元;城市低保提高到每人每月410元,农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2455元;五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230元和3100元;为80周岁以上享受低保的老年人增发高龄补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等标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新建改造供热管网46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加快建设街头游园、城市林荫道路和林荫停车场,新建城区小绿地28万平方米;下决心对19个老旧小区和92条背街小巷进行整治,实施路面整修、绿化亮化、违建拆除和管网疏通。规范提升社区放心粮油店25家,新增便民快餐示范店20家、便民快餐网点60个。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新建、改建幼儿园21所、中小学校舍15万平方米、学生食堂50处;实施市特教学校迁建工程;新建40个留守儿童快乐成长活动站。选派500名优秀医生进农村、入社区开展诊疗服务;免费为15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启动市社会福利养老服务中心和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新建、改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0处、农村幸福院60处,升级改造乡镇敬老院30处。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枣庄建设,有效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处置,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稳定基本生活品供应价格。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同时,推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知识产权、档案史志、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老龄、人防、地震、气象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上一篇:2014年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将在滕举办
下一篇:2014年薛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