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科学研判经济形势 主动抢抓发展机遇
2014-01-08 15:19:13 来源:滕州日报
-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是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突破之年。我市既要清醒地看到困难,又要找出发展的机遇和优势,冷静应对,理性谋划,扎实推进,坚定信心。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作为滕州最大的政治,在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前提下,能快则快,越快越好,推动滕州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快速增长。
保持清醒头脑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关键词 六个发展时期 政策红利
一是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目前,支撑中国3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成本优势、国际市场开放等后发优势都在消失。过去几年主要靠政府主导的高投资维持经济的高增长。但是投资所形成产品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市场的消费来实现,这种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高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2011年下半年经济进入下行期,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在多年高速增长后“破8”,GDP增速降为7.8%,2013年预计为7.5%左右,未来几年将维持在7.5%左右,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发展期。
二是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短期内难以明显缓解。由于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税负水平较高,融资难、融资贵,加之生态环境脆弱、产能过剩严重、市场竞争激烈,逼迫中国经济进入重大转型期。这一时期必然要改变过去依赖资源投入低水平扩张的发展模式,使企业发展的重点由解决“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由“想不想转”到“不得不转”。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企业的整合、破产重组成为常态,我们要忍受产业转型需要经历的阵痛甚至是剧痛。尽快顺利实现经济转型,既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也是对各级党政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考验。
三是改革攻坚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安排部署。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内外环境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改革的难度、风险日趋加大。这既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更需要缜密的政治智慧。同时,预示着2014年的经济工作充满变数。
四是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及时采取拉动内需和产业振兴等4万亿一揽子刺激政策,推动经济增长迅速企稳回升,从2008年底到2011年初,刺激政策产生了好的效果。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所产生的红利,但也带来了产能过剩、生态恶化、投资效益不高、政府债务庞大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为这个增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2011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逐级回落,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个代价到现在还没有全部表现出来,还将延续一段时期,未来几年将进入地方债务还债高峰期,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
五是竞争加剧期。省里出台“一圈一带”规划后,各地都在抢抓机遇、你追我赶,可以说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在西部经济隆起带各县市区中,尽管滕州的经济总量有优势,处于领先地位,但人均指标低、产业结构偏重、发展制约因素多,而且徐州、临沂等周边城市都瞄准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进行大规模建设,这大大挤压了我市的发展空间,在区域竞争中将面临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