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你军”突然造访 姜农惜售待涨陷“姜”局
2013-10-31 17:13:28 来源:枣庄新闻网
价低加上“姜瘟”,姜农准备放弃种植
正在滕州收姜的曹先生表示:“最近3年,姜价持续下跌,去年达到近年来的最低谷,生姜批发价不到1元,价贱伤农,很多农户都不种了。不算人力成本,每斤姜要卖到1元以上才能保证农民不亏钱,但是近两年,田间的收购价最差的时候只有几毛钱,姜农几乎都是白忙活一场。总体来说,今年我市生姜减产和种植户大量减少也是姜价走高的原因之一。”采访中,除了价格低让姜农发愁之外,因为雨水、气候等原因造成的“姜瘟”也让姜农有苦难言,不少姜农打算明年不再种黄姜,或是继续缩减种植面积。
“‘姜瘟’就是我们俗称的‘烂脖子’,这两年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经历过‘姜瘟’的生姜不能等到霜降时再收获了,这两年不少姜都因为‘姜瘟’而绝产了。‘姜瘟’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具体什么情况谁也不清楚,也没有解决办法,之前农业专家也来看过,但治不了,只能赶紧挖出来,而经历过‘姜瘟’的土地近几年内也不能再种姜了。”老尚解释说。
“一亩姜经过了近七个月的田间管理、施肥、打药等环节,到了收获季节,现在亩产量能达到5000多斤。按照现在的收购价格,稍微能有点赚头,我已经很知足了。虽然目前黄姜收购价格微涨,但仍是起伏不定,这还是让很多姜农心里没底。种姜比种庄稼费时费力,收益也比种庄稼好些,但种地的收入和在外面打工人的收入没法比,人家在外打工一个月比我种一年地还要多,要不是年龄大了,我早就外出打工去了,以后也不打算规模化种姜了。”种了30多年黄姜的老尚算了这样一笔账。
黄姜全身都是宝,多渠道销售破“姜”局
丰收在望遭遇“当头一棒”,这对于近几年一直面临销售压力的鲜姜市场来说,可谓雪上加霜,姜农辛辛苦苦忙活一年,到头来却因种种原因导致产品滞销,如何破解销售“姜”局对很多姜农来说,除了低价批发或者拉到城里去卖,别无他法,黄姜滞销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姜农们种植的积极性。
“黄姜全身都是宝,除了姜可以食用,姜叶也是难得的美味,既可以做食材,又可以做药材,关键是找准‘套路’,打多渠道互补的‘组合拳’。比如,通过亲子体验农家乐、QQ群、俱乐部等牵线搭桥,动员在市区居住的居民到地头采摘、购买,感受姜农丰收的喜悦,玩乐过后大家也都很乐意买。此外,可以吸引人们来农村品尝‘姜味’农家菜,还可以通过商场、超市进行零售或者进行深加工,卖东西要多层次营销,不能一棵树上吊死。这是经验,也是教训。”姜农杨先生说,“有些姜农种得不多,产量也不怎么大,但不管种多种少,都需要重视姜的品质,不能将烂姜卖给消费者,‘口口相传’的宣传功效,一个人吃了说不好,就会带动周边更多的人不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