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姜你军”突然造访 姜农惜售待涨陷“姜”局

2013-10-31 17:13:28   来源:枣庄新闻网   
      “仲夏七月莲满堂,霜降时节姜收忙。”这两天,虽已过霜降,但温度还算适宜,在黄姜收获的高峰期,在黄姜散发的特有气息中,姜农们迎来了一年的好收成,但好收成却不一定意味着高收入。

      姜农惜售待涨,卖与不卖陷“姜”局

      曾经被戏称为“姜你军”的生姜最近又卷土重来,突然到访的“姜你军”不仅让收购商措手不及,也让生姜市场的走向扑朔迷离。去年同期一两块钱一斤的鲜姜今年直逼7元大关,老黄姜价格更是一度达到每斤5元。虽然刚到黄姜收获的季节,但是收购黄姜的人已经络绎不绝,站在田间地头与卖方不停地讨价还价。一业内人士表示,“姜你军”卷土重来与种植面积的缩减及产量降低等因素不无关系。

      23日上午10时许,暖阳高照,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山亭区徐庄镇龙头湾村姜农尚均贵和老伴已经蹲在自家姜地里3个多小时了,在他身后,一排排还沾着泥土的生黄姜被夫妻俩码放得整整齐齐,经霜打过的姜叶虽显沧桑,却也翠色不减。眼看生姜就要收获完了,望着零零散散的姜田,坐在地头上抽烟的老尚喜忧参半地说:“算算这可是近10年里第二次卖上这么好的价钱了,上次还是2010年的时候,现在总算把这两年亏的钱补回来了。”顺着老尚的手望去,数排绿油油的大姜成熟待采,周围几户姜农也在姜田里掘地、抖土、割秸,将刚刨出来的大姜剪掉姜叶、清除泥土后,整齐地摆放在筐中。

      “再过一个星期,村里的黄姜就都进窖了。前两年姜价只有每斤一两块钱的时候少有人关注,现在可以卖个好价钱了,关注的人突然多了起来。价钱好了,农户惜售不敢卖;价钱不好,农户更不敢卖。再者,姜丝尚未形成,姜农们也很少会出售鲜姜,反正姜农家里都有姜窖,也不怕姜会腐烂。姜农担心姜会染上病毒,影响后期的储藏,一旦姜下了窖再开门就很难了,一般来说,姜农不会只拿出去一半或几筐去卖,开一次窖门,最好是整窖的姜都卖出去。”至于家里的姜卖与不卖,老尚有自己的想法:“再等等看,过年的时候,姜价可能会更高。”采访中很多姜农都表达了和老尚一样的看法,他们对目前的姜价还是不太满意。

      姜价看涨,商贩坐等好价

      “卖得太早了,亏大了啊!”突如其来的上涨行情,让不少姜贩子后悔不迭,姜贩子抱住了手里所剩不多的生姜,决心等个好价。家住滕州的姜农小蔡,正坐在自己满满一农用车生姜的顶上,在鲁南批发市场附近悠闲地等着生意,与他一起等生意的,多数是从姜农手里收姜后来批发的姜贩子。从事生姜、大蒜等批发生意的崔先生表示:“从5月份‘毒生姜’事件平息后,生姜的收购价就开始见涨,起初还是3元/斤,到了10月中旬的时候,品质稍好些的收购价就已高达5元/斤,收购价高,批发价也低不了,所以零售的自然就更贵了。”

      直到下午3时许,市场上卖姜的车仍稀稀拉拉地占据有利地势,三三两两的商贩围坐在一起闲聊,虽不出货,但也不愁,反而笑着跟商场、超市来采购的人员聊起了天:“我的姜可比那些面姜好,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今天卖不出,不急。”这一圈转下来倒是显得买家更是焦急了些。25日,某大型商场的采购人员杨先生在采购生姜时发现,当天市场上销售的大姜以老黄姜为主,4元一斤的姜价,说起来算高了,姜价疯涨的时候,出货量反而多,每天有上百斤左右,这两天价格稍微下降了点,来拿姜的人却少了,这就是所谓的买涨不买跌。

      对于生姜价格近日回暖一事,不少做生姜批发生意的商家表示,主要还是因为现在收购价不高,窖存老姜的储存量越来越少,价格自然会稍涨一些;另一方面,经过两年低迷的市场后,很多大姜收购商看好2013年的市场,姜价适当回升,也在意料之中。但对于是否会大赚一笔,多数姜贩对此并不看好。“说不上是赚是赔,这两年,就没卖过称心价,今年行情算好的,平均每斤也就卖3块钱/斤,去年每斤只卖1块钱左右,机会好了能赚点,机会赶不巧又够呛了!之所以说不赚钱是因为姜本来就是调味品,如今姜这么贵,不少人能不吃就不吃了。这么一来,销量就少了,好几天出不了一车货,这么一算,也就不赚钱了。”崔先生表示。

上一篇:滕州市政府采购节支率达18.51% 严防价高质次
下一篇:热企需做好最低18℃供热准备 落实提前一周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