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第一书记”金鑫:为建学校“铁汉”流下心酸泪

2013-10-09 10:45:37   来源:大众网枣庄   
      铁山村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南部,进入铁山村,一座红色三层建筑,显得格外“醒目”,它就是铁山小学。铁山小学的修建,不仅仅饱含着村民的希望,更饱含着“第一书记”金鑫的心血与泪水。

      打水井 解决老百姓吃水难题

      3月18日,是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下派“第一书记” 金鑫正式入村的日子。金鑫说到村里第一天,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刚带着他走村入户介绍情况时,就反复听到老百姓不断提及的吃水难问题,“一口塌掉的井,关系着500多人的生活生产。”

      金鑫所说的“塌掉的井”,是村里的一口老井,因为年久失修塌陷,村民只能限时限水勉强生活,如果水不够用,只能走上几公里路,到隔壁村去挑水。

      关乎着500多人的吃水问题,金鑫听后,一拍桌子,说先解决这当务之急才行。

      打报告、托朋友,金鑫筹措了30万元,开始了打井计划。考虑到铁山村11个自然村的需要,金鑫准备打2口水井,建3座蓄水池,这样一来村民吃水不成问题,牲畜种植用水也全都解决了。

      5月份开始,第一口井开始动工,500多人的吃水难问题得到了最先解决。第二口井也即将准备开工。

      建学校 一肚子辛酸让“铁汉”落泪

      铁山小学是铁山村的“地标建筑”。望着这栋拔地而起的红色三层教学楼,“第一书记”金鑫还未开口就红了眼眶,他背过身擦去眼泪,回过头,深呼几口气后,嘶哑的说道:“这不要照像,我也算是个‘铁汉’,从不落泪,可不知怎么了,今天就没忍住。”

      张建刚偷偷告诉记者,金书记为了修建小学,可谓是“跑断了腿,费尽了嘴”,天天忙到半夜,第二天不到6点起床,那一个多月金鑫瘦了一大圈。

      金鑫摆摆手:“我再苦再累,也要给孩子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就是村里的未来,要让他们享受到城里孩子一样的待遇。”

      站在铁山小学堆放着机械的操场上,金鑫仿佛看到了它以后的模样,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用爱怜的眼神看着眼前的一切,为记者描述着,操场要硬化,墙西是乒乓球台、墙西南角是高标准的水厕、墙南是篮球场……

      金鑫介绍,除了学校建设,新课桌椅、新电脑等等的教学设施也已到位。走进建好的教学楼,干净雪白的墙壁,淡蓝色的墙裙,宽敞的教室,窗明几净。金鑫站在窗户旁,手拍着窗框:“教室的每一层、每一道工序,打地基、扎钢筋、安装窗户……都邀请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过来审查,然后才转入下一道工序。”

      金鑫说,建完学校,对别人说学校建的怎么怎么好,谁也不信,不如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每建一部分来查看下,是不是实实在在的建设,才更有说服力。

      望着村里未完工的水厕和操场,金鑫长叹了口气,由于缺少资金,学校的工期延长,现在孩子们依旧进不了新学校上学。

      金鑫眉头紧皱,摇摇头:“孩子们现在挤在新村委会办公室,教学条件教学设施都跟不上,可这学校建设缺少资金,我不想让孩子们等太久。”从幼儿园、一年级到六年级,铁山小学的200多名孩子,全窝在村委会办公室上课,学校建不好,孩子们便一天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走进那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

      如果不是记者的到来,金鑫现在一定是在去为学校筹款的途中了。

      谋发展 “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铁山村一直以来都靠着种植庄稼和少量果树生活,金鑫到村后发现,铁山村的环境非常适宜果树生长,然而分散种植的果树却一直卖不好高价钱,想要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老百姓却怎么也说不通。

      金鑫决定成立合作社扭转村民靠天靠地吃饭的想法,带领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从思想上解放农民根深蒂固的老观念,也使得铁山村流转300多亩土地,用于脆枣和高效农业基地的建立。同时,村里坑洼不平的老路也整修起来,无处搁置的垃圾也建立了垃圾池,铁山村的村民生活一点一滴间有了改变。

      “金书记提出成立合作社后,往我家跑了好几趟,说服我流转土地。现在我负责脆枣基地的看守工作,除了每个月有工资,年底有分红,钱比之前的多不说,这活也比种地轻巧,不像以前那么累了。”种了一辈子地的66岁尹红旗老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上一篇:台儿庄古城民间特色小吃展让古城旅游“有滋有味”
下一篇:枣庄供暖时间暂定为120天 供暖费每平米19.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