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枣庄16岁男孩高考考714分 是中国最年轻“雷圣”

2013-07-05 10:09:19   来源:齐鲁晚报   

      滕东中学的老师还介绍,初中时郭蔚嘉还是学校乐队的一名队员,二胡拉得特别棒。据知情者说,郭蔚嘉在滕州市实验小学就读时,参加学校当时的兴趣班学习了二胡演奏,后来就跟着专业老师学习,在整个小学阶段一直没间断。而年幼的他通过刻苦练习,通过了最高级别的二胡十级考试。他也因为多才多艺交到很多朋友。

      写自传填词赋,也曾经历挫折打击

      在滕州一中读高三期间,郭蔚嘉曾经写过两篇文言文,一篇《郭先生传》,一篇《高三赋》。从中可以看出他十六年来大致的生活历程和志趣。

      他文中自诩为“郭先生”,先生曰:人皆以为吾之天资优于众人远矣,其实不然。众人不闻余埋头苦读,但闻余饱食终日;不闻余挑灯夜战,但闻余酣睡不起;不闻余悬梁刺股,但闻余玩乐于世间。何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也。众人岂知吾博览群书?岂知吾见多识广?岂知汝等玩乐时,吾自学于家中?皆不知也。或以为余狂放不羁,必有难于将来。答曰:少年不狂何时狂?少年理应有鸿鹄之志,霸气理应溢于言表。余岂非少年哉?

      据了解,在整个高中学习阶段,郭蔚嘉也经历起起伏伏。他曾经参加过北大校长推荐生的竞争、争取过山东省优秀学生的评选,均未成功。“他毕竟只是个16岁的孩子,这些对当时的他来说肯定是个不小的打击。但是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安抚、同学的鼓励,特别是他自己的自我修复,他很快就从这些打击中走出来,全身心投入学习中。”郭蔚嘉的班主任李强,感慨一路走向自己理想大学的郭蔚嘉,其实也是一个普通的、历经过挫折的小小少年。而明天,这个少年的路还很远,就像他的《郭先生传》中所说:“余以为先生不与众人为类,可成栋梁之才,故为是文以记,亦表于当今少年,当有大志,并尽全力焉。”

      郭蔚嘉的两篇作品

      高三赋 

      序:入高三,皆知学业重,遂日夜苦读,未尝有所怠。余有感于此,乃为之文,与诸生共勉。

      东方未白,点点疏星。但见灯火通明,只闻朗朗书声。此为何时?答曰五更。道旁行人,皆疾行匆匆。趋于教室,或埋头苦读,目不转睛;或奋笔疾书,不暇少停。

      已而日出,光芒万丈。忽一长者,立于台上。声如洪钟,器宇轩昂。传道授业,师表称颂于天下;援疑置理,智慧盛誉于八方。凝十年之心血,铸一代之辉煌。为师者,可谓殚精竭虑,非常人所能及也。台下诸生,时而笔录,时而细听。为生者,亦不负师望,发愤忘忧,不知日暮之将至矣。

      残阳西下,夜色苍茫。四无人声,惟见明灯煌煌。万仞书山,只怕勇登攀;无涯题海,谁道横渡难?抖擞精神,挑灯夜战。有恒亦须五更起,圆梦还将三更眠。不舍入眠,梦醒来,披挂再战。

      嗟夫!几度夕阳,映学子苦读寒窗?多少朝霞,引诸生勇往直前?夏练三伏,虽燥热而心静;冬练三九,虽天寒亦心坚。骄阳似火,难熔钢铁凌云志;风霜雨雪,不灭梦想坚如磐。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贵在笔耕不辍;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切忌一曝十寒。雪芹著书,披阅十载,《红楼》誉满天下;羲之洗砚,潭水尽黑,《兰亭》传世名篇。古且如此,今人岂能居古人之下?请当今学子,持之以恒,毋言弃也。

上一篇:西沙河治理预计9月完工 将呈现宜居“新画廊”
下一篇:台儿庄区全面完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首次动态评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