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枣庄和风润大地 法律惠民生

2013-04-26 09:04:48   来源:枣庄日报   

      普法引领新风尚
      
      峄城区底阁镇张庄村李某在外地打工因伤病被辞退,他找到司法所依法维权。工作人员为其讨回工伤、合同违约等费用3万余元。这体现了公民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
      
      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不断拓宽法治宣传教育渠道,推进“六五”普法活动深入开展。他们以法律进社区、送法入户等活动为载体,采取集中宣传、设立法律咨询热线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进企业、进市场、进校园、进家庭活动,不断提高城区居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近期,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已举办讲座3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7万余人次。司法行政系统还积极探索普法工作新机制,以举办法律早市、法律夜市和法律赶大集等方式,利用群众赶集购物、早晚外出散步、休闲纳凉的时间,指导基层普法工作者在社区集市开展法律咨询、讲座等活动,实现了法治宣传的无缝隙覆盖。通过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和载体,在全市逐步形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局面。

      和谐花开红艳艳
      
      为推动“幸福新枣庄”建设,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努力创新,采取多项举措,为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乡镇调解中心和各类行业性、区域性调委会的作用,依法妥善处理各类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以监狱劳教单位“平安场所”建设为抓手,在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和落实安全责任上有创新、求突破。认真做好安置帮教衔接和社区矫正对象管控工作,落实完善帮扶政策,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治教育、公德教育,不断提高教育矫正效果。改进和完善法律援助工作程序和机制,构架了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服务网络,在有关部门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站,定期指派律师开展法律咨询,鼓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履行好援助义务的基础上,积极为困难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帮助。建立健全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案件服务质量跟踪反馈制度、开庭旁听制度、案件质量检查等项制度,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去年以来,全市司法系统共援助弱势群体2036人次,代写诉状3000多份,办理各类案件2200起,涉及金额8000余万元。

上一篇:省政协视察南水北调(枣庄段)工程建设情况
下一篇:枣庄市紧急拨付110万元防控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