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传统书店VS网络书店
2013-04-23 10:02:13 来源:枣庄晚报
-
随着市民阅读方式及购书方式的变化,我市实体书店,在过去几年中上演了一场“苦情戏”。记者从市中区文广部门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中区现有书店42家,由于近年来房租高涨,人工成本增加,陷入“谷底”的实体书店,要么倒闭,要么被迫转行。日前,记者就此对市民及中心城区实体书店图书经营状况进行了走访调查。
个体书店曾经辉煌
胜利路,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段不到500米的路上开起了四家个体书店,曾一度成为学生们“放学”后的“托儿所”。2000年前后,个体书店异军突起,一些市民沿街开起了小门市,做起了书籍生意。
破旧的招牌被“藏”在一堆废品当中,花店的招牌也已经挂了五个年头,如果不是那块残缺不堪的招牌和屋里仅有的一架泛黄的旧书,恐怕没有人知道如今的鲜花店原来还能和书沾上关系。“那家书店好像是在2001年春天开的张,后来,又陆陆续续地开了三家,那时候,孩子像‘中了邪’一样,一放学就往书店里钻,教辅、小说、漫画等都是选购的对象,几乎每家书店都要三四个人才能忙得过来。”家住胜利路附近的李佳梦回忆道。
个体书店发展迅速,2005年的时候,几乎每条街道上都能找出几家来,学校附近还会更多些,就在书店的经营者们兴高采烈地准备扩大经营时,一阵“风”刮来,以致店主们来不及做任何准备,甚至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就被“挤”关了门。
“2005年前后,店里生意最好,每月少说也能卖百余本书,就在2007年我和妻子准备扩大经营时,听说业内的一些朋友出现了‘亏本’。2007年年底,有些书店就开始转型,卖起了文具,做起了公用电话和电话卡充值的业务,还有的干脆‘关’了门另谋出路。2008年,我家店的营业额也走上了下坡路,坚持了两年,也没摆脱‘倒闭’的命运。”在图书领域摸爬滚打了10余年的周传海说。
王昌民是较早完成个体书店转型的一位书店经营者。2006年初,他发现,网上书店可能会冲击到个体书店的发展,再加上房租上涨、人工成本增加,市民在阅读图书时无意损坏也造成一定的损失,使得民营书店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思前想后,他想到了转行,可又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什么,便在原来的书店里经营起了多项业务,卖卖文具,充充手机费,转型后的书店也让王先生小挣了一笔。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表示,借鉴外地书店的成功发展模式,个体书店应向特色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在吸引消费者的同时,树立品牌,提升销售量。
上一篇:枣庄红十字会发布募捐公告
下一篇:枣庄深化学习交流 携手发展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