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枣庄新闻 > 正文

枣庄薛城区奚仲公园将变“农家乐”?

2013-03-28 11:55:31   来源:枣庄晚报   

      昔日公园,今成“菜园”

      25日早晨,记者再次探访时看到,这座公园的公共设备有不少已经脱皮掉屑,地面及周边绿化带中散落着不少白色塑料垃圾,公园内的雕塑也已被风雨侵蚀的“体无完肤”,公园一角的垃圾池周围更是垃圾遍地,污浊不堪,公园里的绿化带参差不齐,仿佛好久没被修剪过。不仔细看,真的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度热闹非凡的陶庄镇主要公园之一。
      清晨七点左右,晨练的小高峰还没有过去,这座公园内却“人烟稀少”,仅有两三位居民在此锻炼。记者询问了一位正在锻炼身体的老者,据老者介绍,自从奚仲公园小河里的水发出臭味后,来此锻炼的人就少了,老者因为是居住在公园附近不足百米,来此锻炼比较方便。
      在采访中,记者还看到,该公园内最抢人眼球的却是那“绿油油”的菜园,菜地里种着菠菜、油菜、小青菜,还有刚出芽的一些蔬菜。记者环绕公园走了一圈后发现,该公园的绿地大部分都被占用变成了“菜园”,昔日热闹非凡的公园,今日却变成了居民种菜的“菜园”,这种情况,在记者看来,多少有些凄凉。
      “冬天被‘开垦’出来的菜地不能种菜就被闲置下来,到了春天,能种菜了,这菜园里油菜、菠菜应有尽有,虽然看起来也是绿油油的,但怎么看都不像个公园样。”张先生称,“听说过小区内绿化带圈地种菜的,这公园内圈地种菜,我可是第一次见,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种情况,看能否采取些措施来整治一下,毕竟公园建设的初衷还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记者有话说 回归“原貌”要靠大家

      众所周知,公园姓“公”,属于公共所有,是大家游玩休憩之所。蔬菜是个人种植的,默认属于私有。把“公众之园”变身“私家菜园”,属于个人对公众权利的侵占,情、理、法都不会谅解。
      也许有人会说:“荒着也是荒着,不如拿来种菜”、“别人能种,我也能种”、“资源浪费,浪费了可惜”……但是这些都不足以成为把“公众之园”变身“私家菜园”的借口,在记者看来,公园就算是荒废了,作为个人应该要得到公众的许可后方可有权使用此地,如若不然,皆可成为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
      如何让公园重新回归“原貌”,在记者看来,相关部门最应该负起责任,既然选择建设了这座公园就应该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及时修理、修葺,更快地给这座公园一个崭新的面孔。在此,记者也想对公园附近的居民说:公园是大家的,环境要靠大家维持,也许此刻相关部门能修理好这一切,周围的居民还是如往常一样乱垦“公”地、乱丢垃圾、乱排污水。数年后,这里还会变回现在的样子: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乱垦乱挖。

上一篇:枣庄推动老龄事业再上新水平
下一篇:爱心温暖一座城为爱心义演"跑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