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加快"三区合一"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2012-12-20 17:59:13 来源:鲁南在线
体制创新 产生向心力
今年3月份,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理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的意见》中,最基本的原则是责权利相统一,属地管理、多方共赢,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统筹安排、稳步推进,既要调整枣庄高新区、薛城区、新城区的区域布局,理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理顺高新区管理体制、实行大部制,还明确下放市中区的建设管理权限。
薛城区区长吴磊认为,中心城区体制调整方案中,要求薛城区突出城市建设和教育、卫生等社会管理职能,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要素,提升中心城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薛城区既要深刻领会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还要准确把握薛城区在全市发展中的定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
目前,枣庄高新区已将教育、卫生、新农合等社会事务移交薛城区,移交工作人员1080人;原高新区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也整建制移交薛城区,正在重新启动建设。枣庄高新区、薛城区区划调整全面完成,高新区移交薛城区22个村居,居民58171人。原新城区整体划归薛城区管理,薛城区设立了巨山街道办事处筹备处,承担起社会管理职能;薛城区张范镇整建制划归高新区,已更名为张范街道办事处,挂张范工业园牌子。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属地化”调整基本完成,原属市住建局、市城管局管理的12家企事业单位、职工2402人,分别下放到了市中区和薛城区。公安交通管理移交所在地公安分局,光明大道重新划分了管理权限。印发《关于市与部分区政府性基金及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相关规费调整办法。
中心城区体制调整,不仅是利益调整,更是一项体制改革探索。体制调整是为了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激发城市建设管理活力,推动城市转型和产业发展,强化中心城区对“幸福新枣庄”建设的带动、支撑作用。
一着好棋,满盘皆活。从薛城区到市中区,从枣庄高新区到新城区,都围绕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重新调整发展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建好路网、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加强城市管理,创造良好环境;发展城市经济,搞好产业布局;突出招商引资,让大项目、好项目尽快落地。各个区都有一种等不得、等不起的思想,发展的信心更足了,投资的强度更大了,中心城区的建设步伐也越来越快。
上一篇:枣庄评论:弥补养老金缺口绝不是数学题
下一篇:枣庄首座屋顶电站将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