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经信委巧做“加减乘除” 铸造优质服务
2012-06-06 16:41:01 来源:枣庄日报
-
近年来,枣庄市经信系统始终坚持“企业至上、发展第一”的理念,积极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转型振兴,不断加大政策研究的深度、协调的广度和抓落实的力度,创新“加减乘除”法,积极扎实为企业搞好服务,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政策资金上做“加法”。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各类优势资源向企业聚集,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对企业发展的政策指导。每年度编发《技术改造工作指导意见》、《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发展报告》等指导性文件。做好产业规划工作,先后编制了机床、水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专项发展规划和新医药、新信息等特色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企业发展的定位与方向;今年3月初全市工业转型振兴大会召开,《关于推进工业转型振兴的实施意见》出台,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引导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次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努力突破资金、土地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2011年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达到5.33亿元,累计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亿多元。共有4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计划盘子,获中央扶持资金810万元;共有43个项目列入省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千项重点计划,获省财政扶持资金2290万元;对17个项目进行技改和创新贴息,资金总额400万元。共有5个项目列入国家资源节约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节能技改奖励投资计划,获中央补助资金4006万元;39所中学太阳能集热系统项目获得省财政专项补助1128万元。近三年累计指导帮助企业申请省级技术创新项目239个,累计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520万元。通过补报差额、点供等方式,最大程度保障企业重点项目落地。第三引导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香港国际资讯科技博览会等各类国内外知名展会,对参加省及省以上展会的企业所需摊位费用给予补助。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上市场等新型营销方式。全市应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各类企业达到840余家,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公司合作,设立我省第一个县级市阿里巴巴(滕州)专区。第四做好煤电油气运保障。坚持常态监控与强化调节相结合,完善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调度分析,加强电力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煤电油气运等瓶颈问题。
在企业负担上做“减法”。一是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减少企业申报事宜在经信系统的滞留时间。落实首接责任、限时办结和服务承诺制度,进一步梳理行政审批事项,对重大事项设立“绿色通道”,提供“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受理事项确保随来随办,一般审批事项3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达到100%。二是切实做好企业治乱减负工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意见》,督促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认真清理面向企业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决制止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集中解决一批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仅今年前4月,检查各类涉企收费行业和单位57家、各类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207家,查处乱收费案件10余起。三是改革检查方式,减少明查、汇报式检查,对各种必要的检查采取集中检查。确保经信系统每月23天的“企业宁静日”,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在引导企业创新发展上做“乘法”。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改革改制、技术进步、集群发展、兼并重组等工作,促使企业在制度保障、科技引领、园区承载、项目拉动下快速膨胀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稳妥实施企业改制,破除企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慎重测算、研究破产企业土地处置收益补偿职工权益方案,逐步解决改制企业遗留难题。截至2011年底,26家破产终结企业第一顺序清偿率达到100%,9家企业职工拿到了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二是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推动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技术中心的研发能力和质量水平。近三年累计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2家,全市技术中心总量达到了148家,省级技术中心26家。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已有200多个企业与全国100多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合作项目400多个,解决企业难题100多项。三是选准突破口,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步伐,促进大企业集团发展。在鲁南机床濒临困境之时,积极促成鲁南机床与泉兴集团战略性合作。引导企业加强管理,成立了枣庄市企业家协会,开展了山东省优秀企业家评选、现场管理样板企业创建、山东省诚信企业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企业的内生活力得以激发,发展的乘数效应得以体现。
在淘汰企业落后产能上做“除法”。节能降耗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强化能源基础管理,突出节能预警调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组织开展能效对标。对上,跑项目、争政策,对企业,多引导、多服务,节能降耗工作稳步推进。另一方面加大淘汰落后力度,坚决杜绝落后产能。2011年,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奖励资金8133.9万元、省级补助资金290万元,安排市级补助资金300万元,支持全市60户企业淘汰落后和转型升级,妥善安置企业职工近5000名,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涉及6个行业、16家企业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同时,鼓励企业推广节能新技术,充分发挥技术节能在我市节能降耗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拓宽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全市所有旋窑水泥生产线全部建设纯低温余热发电装置,装机容量118.5兆瓦,年可发电9.6亿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8万吨;有32家企业通过升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6%,新源热电的焚烧污泥发电、通达电厂的生物质发电、中联水泥的建筑垃圾应用走在了全省前列。
上一篇:枣庄市调整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
下一篇:2012枣庄市汽车博览会落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