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风暴眼中王岐山:露面越少时落马高官越多

2014-09-23 11:57:07   来源:财经   

      4月22日8点57分,王岐山在中南海约谈中央纪委驻财政部纪检组组长刘建华。事后,刘建华回忆说:“感觉像拉家常一样,气氛越来越轻松。”王岐山约谈她,是抓住“五一”这个时间节点,提醒、警示包括财政部在内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持之以恒抓好“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

      约谈,是中央纪委工作方式方法的一种创新。像这种一对一、面对面、交流式的汇报,许多派驻纪检干部坦承此前未有。

      “约谈的是纪检组组长,绷紧的却是我们全机关的‘弦’。”同样被王岐山约谈的国资委纪委书记强卫东回忆,约谈结束后回到单位,他才知道这次约谈牵动了国资委机关所有人的心。“尽管约谈的是我们这些纪检组组长、纪委书记,但触动的,是我们驻在部门的一把手,提醒、警示的是党组、党委。接到约谈通知,我就找到我们国资委党委书记汇报。我认为,警示正是约谈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

      王岐山称反腐要“‘润物细无声’,不搞‘三把火’”。这种工作风格,被接近中央纪委的人士解读为“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不急于求成”。

      履新前半年,中央纪委公布的落马官员并不多。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5月底,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仅披露了7名官员,包括1名省部级官员李春城。从2013年6月起,落马官员数量直线上升。

      6月至8月三个月内,反腐渐入佳境--23名官员被查,含6名省部级官员,包括备受关注的“四川帮”重要成员郭永祥,以及“石油帮”两名高管王永春、李华林。

      这似乎成为一种规律。梳理王岐山的报道可以发现,他公开露面次数偏少的月份,落马的高级官员数量较多。最典型的是,2014年6月至8月三个月,中央纪委网站公布了165名官员被查的信息,含17名省部级高官,包括周永康、徐才厚、苏荣,期间王仅公开露面6次。

      在这6次露面中,王参加并讲话的两次会议至关重要。

      一次是今年7月16日,王岐山对2014年中央第二轮巡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时称,“哪里问题集中就巡视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巡视过后再杀个回马枪,给党员干部以警示,发挥更大威慑力”;并对该轮巡视指明方向--“在腐败问题上,要紧盯矿产资源、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惠民资金和专项经费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会议结束不久,中央纪委网站陆续曝光陕西省商洛市房管局局长李志全、呼和浩特市金川工业园区党委书记白海泉、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局长李学文、湖北省黄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何国有等“矿产资源、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领域官员被查的消息。

      第二次会议是8月25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会上,王岐山脱稿而言:“我们中央纪委坚持一条,就是曝光。省长、书记跟我讲,岐山同志,你怎么处理都行,就是别给我曝光。我说,就是不处理也得曝你的光。”

      会后第四天,白云、白恩培、任润厚--3名省部级高官同一天落马。

      在中央纪委网站的《反腐三人谈》节目中,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处长方文碧披露了部分落马官员问题: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在被查前几天,还去会所大吃大喝;海南省原副省长谭力,被查之前还在外省由私营企业老板陪同打高尔夫球;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韩先聪,在被查当天,手机信息显示有两场饭局,中午、晚上各一次。

      一方面,这些官员的腐败情节被不留情面地曝光;另一方面,对官员的贪腐细节,中央纪委也了如指掌--这对其他官员形成了极大震慑。

      至2014年5月4日,中央纪委网站共曝光32位国有企业高管被查的信息,尤其在2014年4月份,有9名企业高管落马,其中包括华润集团原董事长宋林。对此,中央纪委反应迅速,5月6日至12日,王岐山鲜见地连续四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与部分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国有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座谈,强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他在会上称,“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干部,形成有力震慑。”

      会末至8月底,又有26名企业高管陆续落马,在58名落马企业高管总数中将近一半。

      这符合王岐山的做事风格。据媒体报道,王在农研所工作时期的同事回忆,王在联络室主事时“不说废话”,“办事风格非常明快”。

      近两年来,“大老虎”揭幕前,整个办案过程可谓雷厉风行而不失稳重。截至8月底,中央纪委网站共公布512名官员被查的信息,涵盖党、政、军、人大、政协等多个领域,包括47名党委一把手,今年1至8月共公布406人,约为去年同期29人的14倍。

上一篇:崔永元:农业部不回应我调研情况 是他们丢人
下一篇:阿里巴巴的美国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