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反腐手册编纂人员:有人做了测试题直冒冷汗
2014-01-18 09:32:36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编纂者,您具体做了哪些调研?
狄小华:我带着博士生、研究生,先后跑了江苏省四五个监狱,完成了对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的访谈和多份问卷调查后,形成职务犯罪的心理调查报告,再根据报告形成了这本手册。
环球人物杂志;您怎么和服刑人员沟通?困难吗?
狄小华:因为访谈是在监狱进行,一见面我会直接说明来意,对方愿意谈就谈,不愿意谈的也不能勉强。我遇到过4个因行贿被判刑的,就有两个人不愿说,一般情况下受贿的罪犯更愿意说。
环球人物杂志:有什么原因吗?
狄小华:这类犯罪分两种情况:一种自认为是“冤枉”的,别人也收钱了,为什么只抓我不抓他?另一种是真心悔过,想找人倾诉,证明他们本质并不坏,只是面临的诱惑太多。
环球人物杂志:访谈中您常会问哪些问题?
狄小华:主要是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心路历程。从第一次违法到最后一次,每个节点是怎样的,现在的感受,怎么看待自己的犯罪,我都会逐一问清楚。
环球人物杂志: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案例?
狄小华:太多了,有一个比较典型,就是自认为“冤枉”的那种。他是负责河道管理的一个官员,早期因为财政保障不到位,好多钱要自筹,他就将水面外包给别人。承包人每年是要交钱的。这名官员感觉风险很大,要是亏损不好交差。所以,通过自己的关系帮承包人找市场。后来承包人挣钱多了,心里过意不去,就送了别墅表示感谢。一开始这个官员还推辞,但最后还是收下了。结果,房子还没装修好就出事了。他现在还有想法,觉得贪官是损公肥私,他只是肥了私,并没有损公,怎么就成了贪官入了狱?很多人在这些认知上都不清晰,这也是我们手册里会自测和教你防范的地方。
环球人物杂志:您在访谈中还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狄小华: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我们通常对新提拔的官员会进行诫勉谈话,防止腐败,其实还有一类人也应该有这方面的教育,就是公开选拔中落选的官员。此时,他们心里存在落差,更容易走上腐败道路。另外一种是,“明星官员”。我们常常爱树立典型,把一些官员的正常行为无限放大,结果他身边的人只会说好话,时间久了,自我膨胀后,就可能经不起诱惑,进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