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称王沪宁考研复试迟到被照顾 因文章出众
2014-01-13 11:30:38 来源:东方早报
2011年秋,新闻学院资深教授丁淦林老师过世,他的博士生、新闻学院教授黄旦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发表在《新闻大学》上。
黄旦给《新闻大学》主编黄芝晓讲了一段往事:2011年1月,黄旦在探访恩师时,听丁老指出,一本刊物上关于复旦《新闻学研究》创刊过程的描述有许多事实性错误。
“我感觉这不是小事,就提议说等下学期开学,找个学生来,让丁老口述,学生录下整理出来发到《新闻大学》上。”这个提议当时就得到丁淦林的应允,但无奈这一约定被耽搁,直至丁老去世。
因此,黄旦与黄芝晓一拍即合,决定组织学生分批访问老教师,作为一门实践课坚持下去,尽可能详细地记录新闻学院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能汇成院史的长流,为中国新闻教育史留下一笔财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年轻学生在访谈过程中得到现实的事业心教育。”
除了这些院史、系史项目,2004年以来,复旦校史研究室与文化建设委员会也一直在开展或资助口述校史的项目,除了每月一期的《校史》报纸,还包括《李登辉传》、《颜福庆传》等多本专著面世。
鲜为人知的轶事被发掘
问:那个时候,您有没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学生?
答:政治学系,就是王沪宁咯。
问:王沪宁老师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您觉得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答:很会写文章,很会思考问题,那个时候表现很突出。
问:他念书时跟您交流多吗?
答:有有有,他来考的时候,复试迟到了,本来是要取消考试资格的,但我照顾他,迟到了大概20分钟吧,我还是让他考试了。
问:复试的时候您负责面试他吗?
答:有有有。
问:为什么迟到20分钟还网开一面?
答:因为他初试的文章写得很好,所以复试迟到20分钟我也照顾他。
这段对话来自国务学院学生对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的研究生导师陈其人进行访谈所做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