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掌舵国资委 曾多年工作中纪委被誉反腐尖刀
2014-01-10 09:15:1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对于张毅而言,他的担子很重,其实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重新建立起公众对央企的信心,扭转那些积累已久的负面舆论,所以治理央企‘贪腐’势在必行。”一位熟悉张毅的内部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除了谨慎低调外,在贪腐这一问题上张毅却也显示出东北汉子“铁血”的一面。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在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落马后,当时任职河北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的张毅曾在《瞭望》周刊上撰文反思,并且称一个具有50多年党龄、十几年正省级经历和连续三届中央委员的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被开除党籍,“毁就毁在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上”,“教训十分惨重”。
另一个细节值得关注,《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在蒋洁敏事发之前,张毅主要抓的是党的工作,并分管收益管理局、人事局。今年初上任以来,无论是中央企业的巡视、监事工作,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还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活动等,张毅“主抓”的事情都包括“提升国资及央企干部的廉洁自律”这一重要内容。
就在蒋洁敏及中石油多位高管“落马”消息刚刚公布,9月4日至5日,作为国资委党委书记的张毅,就亲赴中国石油大庆、长庆油田,一方面通报违纪者的个人问题,另一方面肯定中石油干部职工的业绩和贡献,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定精神上来。据公开资料,张毅在中石油的有关会议上指出:“对蒋洁敏、王永春等人的组织调查体现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彰显了‘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鲜明态度。”谈到对央企负责人、地方国资委负责人2014年的要求,国资委主任张毅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这样表述道,“一要政治坚定,头脑清醒;二要敢于作为,勇于担当;三要廉洁从业,一身正气。”他特别强调,国资委要求继续严格规范国企管理人员的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能否加速国企改革“破题”
李荣融掌舵下的国资委强力整合央企, 7年时间里完成了国资委整体布局,推动了央企间合并重组和董事会制度建设;王勇时代的国资委,则把管理重心从央企缩减数量转向提高质量,做优做强上来;即使尴尬离场的蒋洁敏,因为具备丰富的企业经验,也在年初上任时提出了“央企‘保增长’,全年增加值增长达到8%以上、利润增长达到10%以上。”这一目标。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11月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无疑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焦点。但是,因为缺乏企业管理经验、也没有国资系统工作的北京,纪检出身的张毅能否令期待已久的国企深度改革顺利“破题”,不少人都心存疑虑。
国企改革无疑是张毅执掌国资委后需要完成的首要“难题”《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企改革尚在进行过程中,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大型企业母公司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进展较慢,存续企业的消化还比较困难;董事会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国资监管机构、董事会、经理层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经营管理制度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经营者的行政化管理色彩依然存在,尤其是缺乏市场化退出通道;一些企业内部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些都是国务院国资委正承担着更大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