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媒体回顾习近平吃包子事件在微博传播过程

2014-01-04 09:46:30   来源:南都周刊   

      @吉四六的微博发出10多分钟后,最具说服力的一段视频被放上网。其中,正在吃炒肝的习近平边吃边和随从聊天,并没有理会在他身边合影的其他食客,也没有安保人员阻拦这些形似明星粉丝、和总书记靠得有点近的普通人。

      这段视频中有一句响亮的旁白,用京腔喊道,“餐巾纸,服务员,拿一袋”,与《新闻联播》里群众见到领导人的过分激动场面不同,这种轻松的神态后来也成为传统媒体补做“传统自选动作报道”的证据。

      在12月29日出现的两段习近平排队的视频中,与领导人原声一起被听到的,也有传菜员“九个榨菜包子、一碗粥”的插话,这从侧面可以看到包子铺内的民众确实够淡定。

      那个时候,不淡定的传统媒体也开始为“吃包子”定调。“冬日温暖正能量”,“习大大套餐百姓为何这么喜欢”等等标题开始出现。最终,《人民日报》在30日发出评论员文章《平民情怀最动人》,中央级媒体在发声之余,也暗含着此役收官的意味。

      但这样做显然不够,在围观时代,还有很多人没搞清楚“炒肝”是什么,于是能回答最朴实问题的文章变得很火,其中一篇名叫《为什么习近平选择庆丰包子铺》,通过微信公号“大象公会”在朋友圈内广为传播。

      一次政治亲民秀需要国营快餐,庆丰包子因而入选,这样的说法深入人心。尽管因“多人举报”而被删除,但在围观时代,这反而会激发更强烈的兴趣。

      @萧含就是其中之一,他问到“习大大吃包子事,透射着平民情怀不假,然而若无周密安排,可能乎?首先一条,安全咋保障?”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本文的开头已经间接做了回答。

上一篇: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召开 刘云山要求做好工作
下一篇:辽大书记被曝配500平办公室和超标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