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人权与特权——张艺谋超生事件几问

2013-11-29 09:39:22   来源:新闻专栏   
      “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更加平等” ——《动物农庄》 乔治·奥威尔围绕张艺谋生几个小孩是人权还是特权的争论,虽然总体上舆论有比较正确的倾向,但有些问题还是含糊不清。这也不奇怪,价值观从来清晰、明了,高呼口号是容易的,但社会却复杂多变,从价值观到社会现实,从来都有一个变形、磨合、推理的过程。 为了更清晰的阐述,我就不管行文的流畅,采用问题的形式。

      第一:声援谁?或者说,冲突发生在谁与谁之间?

      和大多数人想的不同,从来没有所谓张艺谋与当地计生部门的冲突与对立。从张艺谋方面来看,做出了声明,第一个孩子是近视,所以可以生第二个,而现在有了单独新政,所以可以生第三个,没有违背政策。换言之,他了表态,认同计生政策。当地计生部门方面,即使到现在,除了反复说找不到以外,也没放出啥狠话,做出啥实质性的行为来。可以说,作为一个政府部门,为了张导,挨近骂名,可谓委曲求全。总体上看,双方还算默契,目的就是弱化舆论,混过去了事。 真正产生矛盾的是媒体舆论与张艺谋之间。所以,声援张艺谋反抗计生部门,即使从形式上也不成立,声援他的对抗,那就无从谈起。至于实质上,下文再谈。

      第二:是人权还是特权?

      人权是价值观概念,而特权是描述的真实社会中的权利的实施、分布状态。特权二字,从来都是一个描述相对状态的词。 特权是在承认人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的一个相对性的描述。这个描述不但包含绝对性描述(人权),也包含了相对性描述(特权),是一个更多信息量的描述,必然更接近真实而复杂的社会。

      既然如此,那么绝对性(人权)显然就不可能否定掉相对性(人权)的描述。比如,我说“万绿丛中一点红”,反对者不能用“那是红色来驳斥”。前者不但包括颜色的描述,也包括相对状态的描述,是个更多信息量的描述。那么,我们就可以回答,是人权,但也是特权。特权与人权并不矛盾。用人权来否定特权,是错误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文章开头说,价值观简单明了,宣诵起来是容易的,但在社会事实中使用价值观,却需要一番推理与思量。

      第三:如何得到的特权?或者,身份是什么?

      紧接着的问题就是,他是如何得到这个特权的呢?有人说,张不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也没有参与体制内分肥,所以,即使获得了特权,也只该被视为公民的一种消极逃避而已,也该支持。这种说法接近问题的关键,即张艺谋如何取得特权。换个角度,即是他的身份问题:是一个体制外的成功导演与商人,还是与体制绑定、从体制分肉吃的人。张艺谋是体制内导演,曾经担任政协委员,政协虽然不能说体制内,但要肯是合作者。某种程度上,张也是特定意识形态美学与价值观的宣传者,在《英雄》中,“秦王为天下”,“剑侠无名”被万箭穿心也是值得的。除了这些,从当地计生部门找不到,到体制内的电影制片厂无动于衷,驱逐记者,都暗示着张的身份。当然,即便这样,如有些人所言,他没有具体参与计生部门的任何工作。那么设想一个场景,强拆的不是计生政策的执行者,计生的不是强拆的执行者。强拆的不去拆计生的房,计生的不去管强拆的娃。相互交换,相互给予特权,是否就都变成了值得声援的英雄呢?显然,问题不在于是否具体参与,而在于是否依附、赞同体制。

上一篇:美国登月时寻找嫦娥录音走红:注意带兔子姑娘
下一篇:辽宁商人涉毒案重审改判为6个月 一审被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