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0%企业家认为改革最大风险是利益集团掠夺红利
2013-11-09 09:10:29 来源:中国经营报
顶层设计缓进改革
中国当前的改革,应当从清末改革史中吸取哪几条最重要的教训?对于这道唯一有关改革史的问答题,60人予以了书面回答,答案的涉及面虽然相当广,焦点却十分集中:近半数答题者(26人)不约而同地提出,改革需有顶层设计、防止冒进。
受访者指出,“顶层设计十分重要”;“应有中长期战略设计,做好顶层设计,分步实施”;“高层要有设计,方向明确,坚决前进”;“要有国家大战略,以此统领改革”;“总体规划、稳步推进”;“改革是系统工程,必须全面考虑”;“系统设计,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充分考虑改革的阶段性和承受力”;“改革要统筹规划,要有战略,有目标、有路径,不能冒进,不要急躁”;“目标应明确,方法可以因地因时制宜”;“改革要做好顶层设计,有系统性”;“改革设计必须慎重,具有可操作性,切不可急功近利,提前平衡各方利益,对各种变化安排好疏导”;“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路线图要协调一致,稳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改革要自上而下,形成共识”……
他们还指出,“改革要注重推进过程中的手段、方式及进度的控制分寸”;“改革要分阶段,一步一步走”;“纵然强敌环视,改革也要稳步缓进,不可急躁”;“看准了再搞,不能盲动”;“改革应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改革要脚踏实地,切忌政治游戏和大规模群众运动”;“改革要平稳推进,不能急功冒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避免不切实际的冒进,特别要避免社会动荡”;“改革要渐进式,循序渐进,稳中求改”;“小步快跑为宜”;“渐进式改革优于大跃进”;“要稳定大局”……有受访者甚至直接引用笔者对于改革史的论断:“不改革等死,乱改革找死”。
与此相应的,也有多位受访者将政改的操切视为晚清改革一大教训。他们认为,“政改与经改应同步”;“政改可以滞后,但不能一直滞后,要随经改阶段性推进”;“政改要有经改作为基础”;“政改路线应该清晰”;“经济是基础,搁置政争,踏实发展经济”;“不应盲目启动全面政治体制改革,应以循序渐进变革为主”。
对于今后5~10年的改革前景,高达57.61%的人认为“仍在经济社会领域小修小补,很难触及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对比整个问卷访谈来看,我觉得与其将这解读为对改革前景的某种悲观,不如解读为审慎更为恰当,何况,同一题中,仅有8.70%的受访者认为今后5~10年“政治领域可能有所倒退”。
如何操作是关键
与呼吁顶层设计、渐进改革相呼应的是,有28.26%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改革面临的最突出矛盾与问题,是“改革缺乏总体思路,难以形成统领全局的改革战略”,有23.91%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公信力下降、很难有效实施改革”。对于今后5~10年的最大风险,选择“改革方案不切实际又强行推进,激化社会矛盾”的,占到22.83%;选择“改革优先顺序安排失当,改革阻力明显加大”,有8.70%;选择“改革忽视系统性、单兵突进、加大新旧体制摩擦”,也有8.70%;这三项合并,比例达到39.83%。以上所涉及的,都是对于顶层设计及其推行的“技术层面”的考量,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是对当下局势下能否做好顶层设计、并且能否通过官僚机器予以有效落实的期盼。
上一篇: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今日开幕
下一篇:安倍称中朝是日本安全不安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