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薄瓜瓜曾自称最愿活在清末:乱世出英豪

2013-10-29 09:23:22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牛津辩论学会(Oxford Union)是牛津大学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社团,被视作政治家的摇篮,撒切尔、昂山素季、贝布托都曾在这里得到历练,“你知道牛津大辩论吗?”关夏问记者。1860年6月30日,生物学家赫胥黎与牛津教区主教进行了一场著名的科学与宗教的辩论,令进化论迅速传遍了英国和欧陆,如今Oxford Union的每周辩论,就是一个学生站在讲台一侧,台上放个盒子,学生把手放盒子上开始辩论,推而广之,英国议会的辩论也是采用同样的形式,只是两人换成了两党。“我是想告诉你,辩论在英国政治社会的重要性。这也就是为什么Oxford Union虽然是个辩论社团,其实就是个政治社团。它凌驾于学校各个党派社团以上,所有有志政治的大好青年,都想办法往里边钻。”

      “里面有各种牛人,每一个混Union的人,要么靠辩论,要么靠组织活动。”关夏曾经听过两个辩论,一个韩国学生请到了韩国驻英大使和英国驻朝大使谈朝鲜问题,一个巴基斯坦学生甚至直接请来了穆沙拉夫。“那种地方,就是有背景的孩子大显神通之处。”

      薄瓜瓜2008年曾发起过为汶川地震受害者捐款的活动,募款超过1.5万英镑,不过他组织的影响最大的活动是通过另一个社团——欧洲委员会(European Affairs Society),那次名为“丝绸之路”的晚会请到了成龙,还有少林寺僧人的表演,吸引了近400名牛津学生参加,新华社2008年2月29日发自伦敦的专电开头是这样描述的:“门外,两个蓝眼睛高鼻梁的青年男女打扮成中国传统京剧人物恭候来宾;从一楼通道至二楼大厅,一串串灯笼把原本钢筋铁骨的体育场映成了暖暖的‘中国红’;贵宾大厅通道内红色地毯上金黄色的丝绸此起彼伏,俨然一条‘丝绸之路’;金色绸缎上还零散地摆放着贝壳、京剧脸谱和从中国运来的兵马俑;沿着‘丝绸之路’鱼贯而入的是一个个身穿晚礼服的青年男女……”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在薄瓜瓜第一学期的期末,他为Union拉到了一笔2万英镑的赞助,赞助商是一家中国汽车公司。本刊记者试图向Union的负责人求证,但未获答复。薄瓜瓜也曾竞选Union的副主席——好几任英国首相即从这里走出,最后以4票之差败给了一个英国人。“中国人的选票很少,牛津70%到80%的本科生是Union会员,但很多华人偏偏不是。”他在《鲁豫有约》里有些无奈地说。

      《牛津学生报》后来的报道说,薄瓜瓜总是在给同学们买各种各样的东西,从雨伞这样的小东西,到Union的终身会员资格(根据其官网最新显示是218英镑/人)。薄瓜瓜的一位朋友向《每日电讯报》回忆,投票当天有好些中国学生赶来为瓜瓜投票,但未获允许,因为他们是前一天才加入Union的,“瓜瓜试着争辩,但最后不了了之。”

      “通过我的努力,从一个无形的人,最后到一个有能力的竞争对手,还是很光彩的。”薄瓜瓜在节目里自我评价。

      发生变化的形象

      在后来的媒体报道中,薄瓜瓜被形容为一位party boy——不事学业,热衷社交,花钱如流水。网上流传着他在牛津参加各种聚会的“纨绔”照,在他入学的第一周,他就买了许多香槟,在宿舍里搞了一个大Party,此外,他还曾因为总在宿舍抽水烟被赶出门去——关夏觉得这一点未免有些耸动,“中国学生在宿舍里做菜触响烟雾器,也会被赶出去的……”

      一位匿名的牛津教师也通过路透社表达了不同的看法,这位教师认为薄是一个富有进取心、尖锐和擅长辩论的人,有那种在上课之余还能找到大量时间享乐的天分。在《纽约时报》的一篇头版报道中,一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教授有类似的看法:“从我与他打交道的经历看,如果不管那些传闻,他是个聪明的小伙子。他是那种典型的英国私立学校出品的学生,聪明、强大,自信。”

上一篇:美国一月内监听西班牙6000余万个电话
下一篇:温岭杀医案院方否认特警抢尸 业内呼吁公安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