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薄瓜瓜曾自称最愿活在清末:乱世出英豪

2013-10-29 09:23:22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文章中重要的外围受访者尼海伍先生正是后来被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热议的尼尔·伍德(Neil Haywood),他和薄瓜瓜一家的关系一直到现在都是一个谜。公开信息显示,他有一个中国太太,在某种程度上是薄瓜瓜在海外求学的保护人,也与薄家有商业上的合作,后来因为经济纠纷,死在了他学生父亲的属地上,凶手是学生的母亲。因为他的死,中国最受瞩目的一位公安干部给两个超级大国带来了一场外交难题,而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至今都在为能处理好这场纠纷而骄傲。

      2009年夏天,薄瓜瓜大多数时间似乎都呆在国内,6月份的时候,网上有传闻说,薄瓜瓜因为功课不及格被牛津开除,后来在接受《鲁豫有约》采访时,他公开做出回应:只是推迟考试一年做论文,“上个学期得到一些灵感想要把它们写下来。”而这之前的6月27日,薄瓜瓜还走进了北大英杰交流中心,面对北大师生作了一次演讲。他的家世再一次被提起,“从理论上来讲,没有绝对平等”,薄瓜瓜回应道:“人和人有不同的地位,不同的机会,而且运气是不一样的……但是我相信人的得和失最终是平等的,万事都是平衡的。表面上我可以得到更多的爱,但是同时我也得到很多的恨。”

      据《南方周末》当时的报道,他还主动忆起家史,“在‘文革’的时候,我的家庭饱受风霜,我爷爷一生坐了22年牢,我的父亲当时才17岁,也坐牢5年,我的妈妈当时才八九岁,一出街头就要被人辱骂。我也从来没有见过我的奶奶,因为在‘文革’时候就被打死了。所以好多人只看到优越,看到好的,没有看到磨难……”

      薄瓜瓜的父亲薄熙来对‘文革’也有过一段公开的回忆。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大连(香港)经贸合作洽谈会上,一位记者问他,“薄先生,你的父亲是中共高官,你做市长,是不是并非主要因为政绩,而是沾老子光?”

      薄熙来答:“我不否认‘沾老子光’,而且还乐意告诉诸位,我曾沾的光使我终身受益!当我还是个正在认识社会和人生的中学生时,因为家庭牵连,我被关进了监狱。5年的监狱生活,使我经受了磨难,锻炼了意志,学会了思考,懂得了公正、民主、法制对一个社会是多么重要,温饱、自由、尊严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牛津的年轻人

      薄瓜瓜1987年12月17日出生,因父母在大连工作较忙,所以从小就被送到北京的姥爷家,由四姨带大。根据《鲁豫有约》的介绍,薄瓜瓜的姥爷谷景生是老一辈革命家,所以瓜瓜“从小就有英雄主义的情结”。而薄瓜瓜在现场采访中则形容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是一种“洁癖”,“一幅画在墙上挂歪了一点儿就特别不舒服,一定要扶正了,看录像带有一节没看到就要从头看起,直到最后‘咔嚓’一声结束,不然就不完整了……(这习惯)把我累得不行了,现在好多了,更自然一点了。”

      在薄瓜瓜就读的景山学校,他当年的语文老师说,瓜瓜在班里不是最用功的,但属于会学习的那种孩子。薄瓜瓜在景山学校读到初一,然后退学去了英国,就读于一所名为Papplewick的私立预科学校,后来又考入著名的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对于退学留洋的决定,《鲁豫有约》的旁白解释是为了回避家世背景带来的影响,而薄瓜瓜本人接受《青年周末》采访时则说,“我压力不大,放学以后就没事了,心里感到有点‘空’,不满足。爷爷说过:‘花盆难养万年松,有志气的孩子要敢于闯一闯。’我想,自己为什么不能离开这个环境到外面闯一闯?”

      于是母亲谷开来带着他,开始在英国帮他补习英文。“那时比较苦,吃、住、行样样成问题,没有任何人帮忙,几天就要换个地方住。记得有一次,妈妈领我去一个新住处,又小又暗,条件特别差,我一进屋就说:‘这不是贫民窟嘛!’妈妈一句话也没说。后来我对自己的态度特别后悔。”

上一篇:美国一月内监听西班牙6000余万个电话
下一篇:温岭杀医案院方否认特警抢尸 业内呼吁公安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