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发改委官员 铁道部分拆或使垄断更合法化

2013-03-28 09:23:3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高级管理人员是改革的关键环节”
      《21世纪》:如何实现上述好的结果,避免出现坏的结果?
      刘斌:改革可能出现一些中间的结果,也即是部分实现了好的结果,部分没有能实现。我们期望此次改革能谋求全胜,得到一个全面的好结果。这就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其一,明确改革的任务和目标。目前铁路改革任务和目标并没有明确,要达到什么目的,要改哪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明确后才不容易被部门利益所左右,从全社会公正的角度上考虑改革。
      其二,要坚持由外而内的改革。改革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而不能是铁路自己改自己,当然国家的代表,可以发挥现在的交通运输部、铁路局的积极作用,包括要很好地利用原铁道部的机构和人员对铁路的了解,发挥他们的作用,但铁路的改革不应由铁路内部主导,不应由铁路总公司来主导,或者说要适当减少他们的话语权。这会直接影响到改革是为谁而改,也能保证改革的方向。
      其三,高级管理人员适应改革。改革中,干部因素是关键,应坚决把不适应改革的人员做调整,这涉及到高级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的流动机制,应该把不适应的干部做流动,把适应的人才流动进来。这是最难却也最核心的一个改革环节,方向定了,人的因素就是最核心的因素。
      其四,改革要发挥省(地方)的作用。铁路涉及的很大的一块利益实际落在地方,无论是设立地方监管机构也好,地方和铁路建立起新型关系也好,还是地方成立一些新的运输企业也好,都要发挥地方的作用。
      下一步,还要在地方培育国铁的竞争对手,国铁也需要“引狼战术”,对手强大,自己才能足够强大。当前,省里有很多铁路都归铁道部管,但是我们希望这部分有些铁路能划到省里去管,省里通过既有资产的重新配置,铁道部退出一部分股份,不要再全国铁路一把抓,这样省这一层面能形成竞争的主体。
      我个人希望,铁路总公司进一步分拆后,几个大的区域集团在全国范围内能相互竞争,然后在区域范围内也有一些小的竞争对手,如此,就能在各个层面都形成竞争,中国铁路的垄断才能得以根本破除。

      “区域划分为主、干支分离为辅”
      《21世纪》:你提到了铁路总公司的分拆方案如果不合理,铁路的垄断将无法破除。下一步可能会出现哪些分拆方案?你认为怎样拆分更为合理?
      刘斌:分拆相对复杂,目前看到的大概有以下几类分拆方式,可以按区域分拆成若干区域集团公司;也可以按运输密度进行干支分离,以主线来构建公司,美国铁路就是这样的操作思路;也有按业务来划分,把高铁和货运分别拆出来;还可以按公共网络和专营网络来划分,比如分为煤炭通道、城际铁路等等,这块可以划分得很碎,但公共网络怎么划分也还没有结论;按资产经营特点来进行划分,可分为经营性的和非经营性的;也可按核心资产和非核心资产来做切分。
      我个人偏向按区域和地理为主来拆分,但也不排除在几条大干线上成立几个公司,可以说是区域切分为主、干支分离结合的方式。大干线不适宜切碎,大干线不切但可以分,比如平行的干线可以分成几个公司。比如,京广和平行的客专会有竞争,京广和京九也会有竞争。这些大干线比较重要,切分碎了,会有运营组织上的损失,如果横向拆分,南边一段,北边一段,区域集团间又容易形成合谋。
      竞争是否形成,与资产的配置方式有很大关系。分拆得好,竞争更合理更有效,分拆得差,就容易形成合谋,那就是把垄断合理化,铁路的综合竞争力得不到提升,最后就只会导致价格上涨,这将是一个很坏的结果。
      目前讨论的几种分拆方法中,比较核心的是按地理划分、按业务划分、按运输密度划分,按经济属性来划分。按地理划分最容易操作,但也有很多弊端,因为地理划分各占一块,容易形成局部垄断;按运输密度来划分竞争会激烈,因为归属不同的公司,但是管理会比较困难,因为中国目前的铁路是一张网,不是以干线来构建的运营组织形式。所以,以区域划分为主,干支分离为辅的拆分方案实际上也是一种折中方案。

上一篇:习近平:国际事务应由各国商量着办
下一篇:媒体称每年1千亿元公车采购少见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