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浙江媒体称嘉兴1个村1月死猪万头遭村官否认

2013-03-13 08:41:39   来源:中国青年网    

      “镇里准备投资7000万建设死猪无害化处理中心,区里拨款,有望今年下半年建成。”沈云明说。
      而记者跟随竹林村党委书记胡文庆发现,其中一处2011年建立的可装40吨生猪的“无害化处理池”已经装满,而竹林村一村拥有7个池子,还在继续建设中。
      当地村民表示,该镇曾有人收购死猪病猪,这些猪流向了肉制品厂。这一说法得到了沈云明证实,他表示以前确有此事,但是从2010年起,加大了打击力度。
      但是农户表示,这里的猪并未全部建立档案,死猪数量如果不上报,政府根本无法掌控。

      无奈的养猪村
      1470户中906户人养猪的竹林村,也是新丰镇最大的养猪村,如今正准备收缩养殖。
      胡文庆表示,快20年了,这里的养猪模式依旧没有改变。农民养母猪自产幼猪,根据自身经济实力,一步步扩张。“但这里的环境正在遭遇破坏。”胡文庆坦承,养猪发展了这里,却也让这里变得不适合居住。
      此外,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养毛猪每斤猪肉亏损1元左右,这样低贱的猪价,更加降低了村民养猪的积极性。
      在竹林村马路上,安徽城市肉联厂老板汪祖宝向本报记者表示,春节期间,毛猪收购价格在7.2元/斤左右,现在降低到了5.8元/斤。这里的猪主要被安徽、浙江萧山、江苏无锡、苏州等地的肉联厂收购,上海来此收购生猪的很少。
      “我们无法改变市场竞争以及价格波动。”沈云明向本报记者表示,也无法与外界肉企形成长期合约,主要靠农户自己对接市场。
      目前,新丰镇有9830户农户,从事生猪养殖的大概有7035户。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12年生猪存栏25万头,出栏45万头。如今这里农民养猪与种田的收入比例各占一半。
      “2010年之后,嘉兴市出台了一个控制目标,每年保证生猪出栏量降低14%以上。”沈云明表示,小而散的农户养殖模式,严格限制了这里的养猪业进一步发展。农民的收入虽然增加了,却对环境破坏严重。
      沈云明介绍,新丰镇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养猪企业只有五家,只有他们注册了公司,其他全部为散养,几头到几百头不等。
      “因为土地政策,这里无法实现集约化生猪养殖。”沈云明表示,集约化养猪或能较好实现良好管理。但因为按照国家土地法,不可以随意在土地上建猪栏。他们曾经设想撤掉小的养猪户猪栏,改变为耕地,然后划一块土地集中养殖,但是这增加了农户的成本,也因无法改变土地性质而搁浅。
      “现在我们只允许拆猪栏,不允许建设猪栏。”沈云明表示,这也是促进当地养殖业转型的方法。

上一篇:贵州马场煤矿发生矿难 造成21人遇难4人失踪
下一篇:人大代表节假日建议取消小长假改休长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