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2013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2013-03-04 08:32:26 来源:中国青年网
袁伟时(著名历史学家):
不久前,国务院已转发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我想,真想解决收入差距过大,有四个基本观点是不能动摇的:
1。千万不要忘记:市场才是上帝。
“十年收入倍增”?好得很!可是,要是私企发不出那么高的工资,财政部能兜底吗?工资水平高低必须由市场决定,从民粹主义出发,拔苗助长,反而会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工资太高,就少雇人,这是常识。
2。分配制度不是根本,改革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促进经济更好发展才是根本。
A。学香港,办企业手续简便,税收低,官员不敢也无法寻租。
B。破除形形色色的垄断,努力让各色企业和公民个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一句话:建设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经济必然健康发展,水涨船高,不愁工资不增长。这才是正道。法治化,就牵涉到政治体制:法律至上,官员不能也不敢干预司法,权力就放到透明的笼子里了。又如,官员工资倍增,也不能像现在这样由政府自己说了算。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真正把钱袋子管起来,这也是政治体制改革。
3。改革教育,厚植人力资本。
真想帮助公民提高收入吗?下狠心改革我们的教育。以美国和德国(职业教育)为师,引领世界学术、文化、科学、技术的大师就会源源涌现;一丝不苟、品质超群的产品也会出自中国!那时就不愁工资不高了。
4。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必要的福利,同时力求社会服务均等化。这是再分配的重点,也是政府应该着力的领域。
恕我直言,离开这四个基本点,必然舍本逐末!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我认为,中国收入差距拉大,最令人不满的部分,是非市场化的那一块。同样的国企员工,领导层收入是一般员工的几十甚至几百上千倍。同样的养老金制度,国企员工和非国企员工不一样,一般人跟公务员又不一样。有人一分钱养老保险不交,却享受比别人都优厚的养老待遇。垄断国企依靠国家行政垄断,赚取巨大的利润,但却从来不给民众分红。收入分配制度,应该改的恰是这一块。
刘亚伟(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在18大之前,有关广东模式(做大蛋糕)和重庆模式(分好蛋糕)的争论在媒体和精英之间展开,这样的争论其实是任何一个公开和民主的社会所必不可缺的,而中国的这场辩论随着王立军的出走而偃旗息鼓,但中国城乡差距拉大、贫富不均加剧、基尼指数飙升的问题却越演越烈。温家宝总理曾几次三番提出要早本届政府离职之前出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根本就是富人要承担更多的社会义务,穷人要获得更多的政府保护,而调节这两个群体的唯一杠杆就是税收。富人多交税,穷人少交税或不交税,别无他法。如果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真是愧对这个伟大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