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湿地持续减少威胁南北粮仓 危及3亿人生存

2013-02-01 15:58:03   来源:人民网   

      开垦围垦、不合理开发等人为因素致湿地“旱化”

      马广仁认为,湿地面积减少虽受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影响,但主要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包括开垦围垦、湿地污染、湿地资源过度利用、人工挖沟排水等。以四川西北部的若尔盖湿地为例,上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时,人马均会深陷沼泽,难以前行。解放后,人们挖沟排水放牧,却使湿地不断“旱化”。近年来,在湿地里无处栖身的老鼠开始疯狂繁殖,遍地打洞,啃咬植物根部,导致植被萎缩,土地沙化。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是造成湿地面积萎缩的重要原因。洞庭湖前几年曾爆发鼠患,上亿只老鼠四处乱窜。除了与若尔盖相似的原因外,还与当地大量种植杨树,使湿地“旱化”,生物多样性衰退,自然界的食物链断裂有关。

      湿地保护区实行多头管理、土地权属不清也影响到了保护工作的开展。有的保护区有五六个主管部门,但由于权限和管辖有所交叉,造成“人人有权管,人人都不管”。

      3亿人依靠湿地生存,守住湿地才能保证粮食安全

      目前我国有3亿人口依靠湿地生存,湿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保住了18亿亩耕地,也不等于保住了粮食安全。”马广仁说,如果三江平原湿地不复存在,我国的“东北粮仓”将难以保住;如果长江中下游湿地消失,江南的鱼米之乡就只能在历史书上寻找,这些都会给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危害。

      据介绍,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生态和经济价值十分可观。据评估,鄱阳湖国家级保护区湿地每公顷的价值达到24.9万元,洪湖湿地达到24.26万元,海南东寨港湿地达到39.65万元,若尔盖湿地达到20.3万元,三江源湿地达到7万元。如果按省(区、市)来评估,以河南省为例,其2011年全省湿地生态效益总价值达到了92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我国国家湿地公园接待游客数量超过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为50亿元。

      此外,湿地种植业、养殖业、制药业、矿产业等,千百年来就是我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湿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意义重大。例如,近年来,洪湖湿地水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达15家,总产值达6亿元,解决了3万多人的就业问题。

      相关法规缺失,专家期待像保卫耕地一样保卫湿地

      森林、海洋、湿地被公认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在我国,前两者都有相应的保护法律和法则,惟有湿地还没有。马广仁说:“从2003年起,相关职能部门就提出了制定我国湿地保护法的建议,但至今也没有制定出台,造成湿地保护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湿地补偿机制等长效保护机制也未能建立。”这些问题对湿地建设和保护工作造成极大障碍,亟待解决。

      马广仁指出,湿地保护应上升到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力度。他建议给近6亿亩湿地划条红线,就像18亿亩耕地一样对其严防死守。此外,还应将湿地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以加强地方政府在湿地保护方面的行政效能;湿地面积、湿地率、保护率等三个指标,应该像环保指标一样纳入地方官员的考核指标体系,但目前,我国仅有湖南、江苏两省将湿地率和保护率纳入了当地考核指标体系。

上一篇:中央1号文件发布:5年内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
下一篇:雷政富因性视频被敲诈8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