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持续减少威胁南北粮仓 危及3亿人生存
2013-02-01 15:58:03 来源:人民网
-
持续减少威胁南北“粮仓”
湿地萎缩危及3亿人生存
核心阅读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最新统计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湿地面积减少,功能持续下降,对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什么原因造成了湿地日益减少?保护湿地,我们能做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广仁。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塔头’(沼泽)、小叶章(一种湿地野草)、芦苇茫茫无际……”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广仁向记者如此形容过去的三江平原。可如今,当地只剩下一些零星、破碎的小“塔头”,马广仁说,走在边上不再有踩海绵的感觉。脚下变踏实了,心里却多了许多担忧。
据了解,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2009年—2013年)已经完成调查的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按可比口径湿地面积共减少2.9%,湿地功能持续下降,对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长江中下游102个通江湖泊仅剩洞庭湖和鄱阳湖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第一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1996年—2003年)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湿地面积3848万公顷(约为5.8亿亩,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其中自然湿地为3620万公顷,人工湿地为228万公顷。
据介绍,我国湿地面积减少最多、情况最严重的是长江中下游和东北三江平原地区。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省,其大小湖泊数量由过去的约1000个减至如今的260多个;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已由过去的500万公顷减至如今的91万公顷;长江中下游的通江湖泊,由102个减少至如今的2个,仅剩下洞庭湖和鄱阳湖,而其面积还在持续萎缩。
“今后,如果洞庭湖和鄱阳湖都与长江断开的话,长江就成了一条光溜溜的水渠,将失去吞吐洪水、自然补水、调节气候的大部分功能。”马广仁说,中科院的一项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国西南五省的持续干旱,与长江中下游的通江湖泊大量消失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