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领导协调三一中联矛盾:已对招商环境有负面影响
2012-12-06 09:55:01 来源:时代周报
同行相煎
对于此种德比之争,外界显示出的更多是担心。
两家极具鲜明个性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成长至今,实属不易。2001-2011年,中联重科营收增长了120倍,利润增长90倍。三一重工营收增长90倍,利润增长95倍。两者规模目前分列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第六和第七名。
据湖南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陈丹萍介绍:“‘十二五’规划里有个‘万千百十工程’,就是指行业总量规模过万亿元的同时,至少有2家千亿企业、10家百亿企业和20家以上的十亿企业。”这其中的2家千亿企业指的就是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
三一与中联重科,前者为草根出身,湖南省国资委则持有后者16.19%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不可否认的是,中联重科正因带有国资背景,无论在政策支持抑或是银行信贷方面均获得一定便利。
从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放缓,重型机械设备的需求也随之放缓。在低迷形势之下,三一和中联重科这两大巨头开始打破原有的游戏规则,两者间的竞争也进一步加剧。
自去年始,三一和中联重科以低首付甚至零首付提供贷款,如此激进的销售策略让其他企业叫苦连连。然而,双方又互相指责对方首先采取激进销售方式。中联重科原董秘李建达坦承,中联重科确实存在零首付,“但只是一两笔极少数事例。”
“我国机械企业的销售风险来自于对买方资金能力的忽视,压低销售门槛,一味追求销售业绩,造成财务危机。中联是其中情况最为严重的企业之一。”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段嘉宣评价道。2011年上半年,中联重科应收融资租赁款为86.11亿元,而今年年中,这一数字被改写为155.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80%以上。2012年上半年,三一重工的银行贷款也飙涨至273亿元,应收账款增至229亿元。
两家巨头间的恶斗也引起了湖南省政府的注意。为对此加强约束,2011年8月,湖南省召开“携手共进,实现湖南工程机械产业新跨越”座谈会,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31家企业共同签署了《湖南省工程机械行业公约》。省长徐守盛在会上公开要求工程机械产业切实担当起历史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实现和谐、健康发展。
但从现在看来,此公约的签订并未起到多大的作用。
“由于机械行业市场化不够、监管力度不足等因素,导致许多成长到一定程度的企业选择不符合规范、甚至违法的手段打击对手,以期挤压对手发展空间,扩张市场占有率。”段嘉宣如是评价。
目前在北大读MBA,仍待岗留职于中联重科的李建达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言语显得颇为无奈。他表示还未阅看相关报道,只是感叹“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的问题”。
事件发展至今,仍有诸多疑点。双方的各执一词,更为事件披上一层诡奇面纱。
上一篇:运钞车高速路侧翻 警方护卫6亿现钞安全转移
下一篇:城镇化有望推动40万亿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