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焦点 > 正文

广东江门:万吨柑果肉被遗弃田间地头 臭气熏天

2012-12-05 15:21:41   来源:羊城晚报   
      今年江门市新会区的新会柑鲜果产量预计达到1.5万吨,用其中的果皮可以制成750吨陈皮干货,剩下的柑果肉超过1万吨。像往年一样,许多种植农户在收柑取皮后,将大量的柑果肉遗弃在田间地头,堆成一个个黄灿灿小山包,最后烂成一摊泥水,并且臭气熏天。
      随着新会柑逐年增产,越来越多被丢弃的柑果肉正逐渐引起关注。新会柑果肉,真的是食之无味的“鸡肋”?果肉深加工,是否藏着待挖的金矿?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得知,利用柑果肉生财,有人正积极探索,有人已在行动。
      A 为晒陈皮未熟就摘

      新会柑并非不好吃

      新会种柑取皮,起源于宋代,大红柑一直是新会的主要农业项目,上世纪30年代中期最旺时,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年产量8万多吨,大量陈皮从新会销往外地。上世纪70至80年代,新会是全国闻名的柑桔生产基地,也是优质陈皮的生产地和集散地。
      “(上世纪)80年代,新会柑像其他地方的柑桔一样,以吃果肉为主,陈皮是一种副产品,”新会区农业局副局长潘华金告诉记者,“新会柑本来就是一种水果,果肉不仅好吃,而且很有营养。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不会发生大量丢弃果肉的情况。但现在情况相反,新会柑的果皮成为了主要产品,果肉却成为了副产品,果肉的利用价值远远不如果皮。”
      许多人认为新会柑果肉被丢掉,是因为其寡而无味,或是味道偏酸,不好吃。
      “新会柑的果肉并非不好吃,等到年底12月,新会柑长成大红柑了就很甜,非常好吃。”潘华金解释,被丢弃的大部分是青柑的果肉,“摘柑取皮是从9月就开始了,因为要趁年底几个月天气晴朗干燥抓紧时间晒皮,但那时候还是青柑,味道当然是淡且偏酸。等到10月底至11月,长成了黄柑味道就好一些,甜中带酸。等到12月,长成大红柑,果皮和果肉都很香,但不可能为了等吃熟透的果肉延迟到12月再取皮,因为会错过适合晒制陈皮的时节。”

      B 陈皮产业不断做大

      果肉加工却难操作

      潘华金表示,新会政府和企业等各方,关注新会柑果肉问题已经十多年,“产量越来越大,这么多柑果肉被丢弃,确实很浪费,并且对环境也造成影响”。
      新会柑果肉富含大量的糖、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潘华金认为,理论上新会柑果肉是可以发展成为多种健康产品的。不过,“虽然有些企业与大学合作研发,但目前让柑果肉进行深加工形成产业化,还是比较难操作。”潘华金说,主要原因一是新会柑的季节性太强,收获期(每年9-12月)短;二是种植户比较分散,收柑成本高,柑果肉的储存、运输等也很难控制。“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型的综合生产企业发展起来,才能整合零散的小农户,形成规模性的柑果肉生产链”。
      潘华金表示,新会的陈皮行业用了十年的时间成功转型,特别是2002年成立陈皮协会以来,行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据新会陈皮协会秘书长容启仁介绍,目前该协会的成员已有138家企业。今年,新会区种植新会柑规模近1.5万亩,预计总产量1.5万吨左右,陈皮初级产品产量约750吨,产值约3亿元,已形成陈皮菜、陈皮茶、陈皮酒、陈皮饼、陈皮酱、陈皮调料和陈皮凉果等系列产品,陈皮药品及功能保健食品也方兴未艾,目前全行业年产值已超5亿元。
      潘华金称,新会柑的果皮,已经形成了以陈皮为主要原料的系列产品,其中不乏百年老字号和知名大企业,并且取得了多个发明专利。

上一篇:中国加大力度监督澳门博彩业 拘捕多人
下一篇: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明年经济政策六大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