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网 > 新闻资讯 > 社会百态 > 正文

警方幼儿园诱拐实验:靠零食玩具半小时“拐”19个孩子

2013-06-01 10:16:30   来源:钱江晚报   

      教孩子“别和陌生人说话”  是不是真的有用

      活动结束后,余杭警方组织老师、家长们开了个总结会。

      幼儿园老师们说,之前已经针对这个问题给孩子们进行了安全教育,要求幼儿离园前必须与老师告别,不擅自跟熟人或同学离开幼儿园。结果发现,还是有些小朋友做不到。

      余杭区公安局公共关系科民警胡冰表示:“这个实验要教育的其实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幼儿对坏人并没有认知,他们的世界是天真的。通过这次实验,希望更多家长、老师能够提高警惕。”

      实验的结果有些“残酷”,那么是不是就应该要求这么小的孩子都具备对陌生人的警惕心呢?

      记者采访了浙江警察学院治安系主任、浙江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秘书长金诚教授,金教授的说法或许还能让家长心情舒缓一些:

      第一,把模拟活动的场所设在幼儿园,使得实验结果的可信度降低了。幼儿园是一个给孩子安全感的场所,犯罪率其实是很低的。陌生人能够进入幼儿园的情况,对于大多数幼儿园来说也是不合理的。

      第二,太小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不能指望有很好的效果。4-6岁的孩子,很多连现实和幻想都分不清楚。要让这样年龄段的孩子分辨什么是坏人,记住不能跟坏人走,其实是起不到明显效果的。

      第三,要保护孩子安全,必须是监护人尽到自己的责任。家长自己看护好孩子比什么都强。孩子被拐卖的情况往往出现在忙于生意、工作,忽略了孩子的外来人员家庭。

      目前,余杭警方已将该模拟实验详细方案发布在官方微博@余杭公安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赶快去看看。

      在一场由警察扮演的“坏蜀黍”、“坏阿姨”诱拐实验中,不到半小时,零食、玩具、iPad 轮番上阵,19名5岁左右的小朋友被顺利“骗”走。

上一篇:安倍就是个出尔反尔的政客
下一篇:云南救灾车辆现身商场 回应称临时调配采购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