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升职无望包田种水稻 专家:违反公务员法
2013-05-25 09:05:20 来源:郑州晚报
黄庆玖选择了后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乡镇公务员说,一个基层公务员,在岗位上做了很多年后,没有后台,没有突出的能力,一般很难再往上升。那些基层干部如何安置?最常规的做法,就是平级调到县里或区里,做份闲职直到退休,“也算是养老”。
受质疑,决定不再种田
今年5月2日,五一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黄庆玖带着一支由25个村民组成的“插秧队”,浩浩荡荡地朝他的田地走去。
今年,他承包的田地变成了400亩。
他曾给记者算过一笔账。400亩农田,可以赚得8万到12万元,加上政府补贴,最少也可以赚到12万元——这个数字,是黄庆玖目前工资年收入的5到6倍。
这个有着400亩农田种植经营权的人,身份却不是农民。即使下到农田,黄庆玖的左上衣口袋依然别着一个圆形工作牌,上面写着职务:零陵区畜牧水产局副主任科员。
此时,关于黄庆玖以公务员身份种田的质疑声开始传来。当记者再次见到黄庆玖时,他说,自己更多的时间是在办公室,没花在种田上。
黄庆玖说,自己的事被媒体报道后,他仿佛坐了一趟人生的过山车。“最初,是作为正面典型报道的嘛,我自己也吹了些牛,哪里晓得后来又说不能种田。”
关于他的第一篇报道《副乡长辞职种田》,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在网上引发热议,黄庆玖被看做是一个不恋官场、回归农田的非典型基层官员。
而后,关于身份的质疑随之而来。据称,黄庆玖还因此接到上级领导部门的电话,批评他“爱出风头,惹了麻烦”。
对于黄庆玖种田一事,零陵区组织部称,他们不了解情况,也不作评价。“这是他的个人行为。”
黄庆玖对记者说,他已经决定不再种田了。“今年投入的几万块钱,算是借给别人了。我只收回成本,给我一点利息就可以了。”
说法 违反了国家公务员法
姜明安(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黄庆玖的行为已经违反国家公务员法,而且在情理上同样说不过去,他这等于拿着国家财政、纳税人的钱,办自己的事,纳税人能同意吗?
不容于法,可容于情
肖仁福(湖南作家,研究官场多年):黄庆玖的情况虽然不容于法律,但是在情理上容易获得同情和理解。他要生存,他的家庭要生活。矛头不应对准个人甚至这种现象,而是制度,政府应该思考。
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
杨波(学者,研究公务员制度改革):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首先,基层公务员中很多职位的设置属于鸡肋,甚至成为摆设,基本没有很多事情做,加上待遇偏低,升职无望,这几乎已经构成了基层公务员另谋“钱”途的主要原因。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基层公务员缺乏监督,这也间接促成了基层公务员在编不在岗、吃空饷现象的出现。
为国多打粮食是好事
网友:为祖国多打粮食,比参股煤矿参股娱乐场所好多了。